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传统风味小吃茶汤

来源: 网络 |   查看: 20469次

我获得一袋秦老太汤,那是家人从济南带回的。它的配料为:小米、芝麻与糖。秦老太为秦氏家族后裔,秦氏拥有历经百年的配方。

《中国名特小吃字典》上有汤,主料为糜子面。这种面与小米面大同小异,所以秦老太用小米。在天津,汤主料也用小米面,但玉米面或玉米面与小米面对半也可以。它们都磨得很细,称“飞箩面”。特别的是天津马记西域斋小吃店的汤,用的是高粱面,还说是为博顾客喜爱,才改糜子面为高粱面。

我吃过汤,也吃过面,认为都不错,但汪曾祺却说汤“如此而已”;对面,也不欣赏——“这东西有什么好喝的?”这是个人爱好,我们可以各持己见。

有位老北京,回忆幼时生活:想起白塔寺庙门前有大汤摊子,大铜壶中盛满了开水,小青花碗内盛着汤面儿。当时真想不到这乡中产物居然登上城中讲究的小吃摊儿。把汤说成“乡中产物”,不错,但它本是宫中小吃呢——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宫中宴飨文武百官,各赐汤一碗。群僚啖之赞不绝口。嗣后京城渐渐流传,所谓“翰林院文章,太医院药方,光禄寺汤,武库司刀枪”。不久,流向民间,遂为雅俗共赏的风味小吃。

“一棵糜子,(打)二两粒儿,费工费肥又费事儿;冲成汤喝一口,又甜又面舔舔嘴儿!”糜子产量不高,加工起来麻烦,所以有的地方才改用玉米面或小米面。但正宗的汤还是要用糜子面,讲究的撒上芝麻、青梅、核桃仁、瓜子仁、山楂糕丁及青红丝,再加染成红色的杏仁,便为精致的“八宝汤”。

汤李(秉忠)在改革开放后重又营业(在厂甸大楼),他对人说:“就说我卖的这个汤,多贵也得用纯糜子面儿,杏黄杏黄的,你看就爱。”

  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 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汤又面”。老北京讲究喝前门外的聚元斋和天桥的汤李。

  1997年12月北京天桥汤李饮食店制作的汤,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过去北京街头卖汤的小贩,他们用大铜壶现场冲出的各种味道的汤香甜可口,老少皆宜,是休闲小食,也可做早餐之用。老天桥附近的“汤李”较为著称。

  汤是一种甜饮食,和藕粉相类,原料也是糜子面。用开水冲食。但它有一套冲制的技巧,非熟手不办。先把汤原料在碗内调好,放好糖与桂花卤;然后再在高大、体重的铜壶中装满滚开的水。售者一手执碗,一手扶壶柄,必须双脚撇开半蹲式,才能立稳。

  左手的碗,正好等在壶嘴边,等水一冲出,碗要随时变换距离,以掌握开水适量来控制它的厚薄程度,并不使开水外溢,激出糖浆,这是技巧之一。

  右手要有足够的控制力量,开水一出壶口,正好注入碗内。要一次完成,才能冲熟汤,否则滴滴嗒嗒注水,汤必生,不能吃,那就亏本了。

  同时也要注意水出得猛,会浇在自己手上,烫了自己,也碎了碗,就更不合算了,这是技巧之二。所以卖汤没有这一身技巧是做不了的。

  你看他双脚分开,双臂分左右摆好架势取得平衡,一副伸缩自如的动作,不知要费多少气力!那些老手,开水出口,碗口和壶口距离有时在一二尺的地方。开水全部入碗,点滴不外溢,而且说止即止,一次冲熟,厚薄合乎要求,从来没见过加水再冲,或冲坏一碗再换一碗的。汤滋味储蓄,除香甜外,有一股谷物的朴实之气,给人以亲切感。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