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四川蒙顶山古老茶文化(图文)

来源: 网络 |   查看: 25862次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我国栽培树最早的地区,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就以盛产而著称于世。蒙顶山为蜀郡种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名的发祥地。蒙顶山古名蒙山,坐落在四川盆地边缘的雅安市名山县境内,它久负盛名,从唐朝“蒙顶”作为贡时而闻名遐迩。爱的人,最能品味吟唱千年绝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

   采 蒙 山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叶最早的地方。追溯蒙顶山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吴理真种植的七株树,被后人称作“仙”,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祖”。

   蒙顶山

  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即被列为中央朝廷祭天祀祖与皇帝饮用的专用贡,直到公园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长达1164年。成书于公元813年的唐代地理志代表作《元和郡县志》记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为蜀之最。”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日本慈贵大师园仁从长安归国,唐朝皇帝赠给他的礼物中,就有“蒙顶二斤,团一串”,作为天子礼物,蒙顶山成为了国家礼

  蒙 山 仙

  蒙顶山素有“仙之乡”的美誉。蒙顶是四川蒙山各类名的总称,主要品种有甘露、黄芽、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五种传统名,及特级绿,各级烘青、炒青,各种茉莉花,沱,南路边等,它们是贯穿我国史的名牌

   “皇园”与七株仙

  蒙顶之所以享有经久不衰的盛名,首先在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古籍记载:“蒙山上有天幕复盖,下有精气滋养”,“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蒙顶山由上清、玉女、井泉、甘露、菱角等五峰组成。诸峰相对,形状似莲花,山势巍峨,峻峭挺拔。全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2000~2200毫米,常年细雨绵绵,烟霞满山。这种云雾弥漫的生态环境,能减弱太阳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最有利于树生长发育和芳香物质的合成。

  另外,蒙顶有两千余年的加工经验,从采摘、制作、拼配、包装等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做工考究,因而品质上乘,别具风味。它们形美色绿,汤碧清沏,味醇鲜爽,香郁幽长,内含物质丰富。色、香、味俱全,实有饮解闷,闻香爽神的功效。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中说:“风俗贵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蒙 山

  蒙顶文化的人文精神,当属中之最,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盛赞蒙顶的文章有几百篇之多。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琴》一诗中有:“琴里知闻唯渌水,中故旧是蒙山”的咏叹,“渌水”是古代名曲,白居易将其与蒙顶相提并论,足见白居易对蒙顶的喜爱。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诗》中,高度评价蒙顶说:“若教陆羽持公伦,应是人间第一”,表达了他对蒙顶酷爱至深的感情。唐代以后,蒙顶山被封为圣山,专门种植贡,只有达官显贵才能饮到蒙顶。当时诗人孟郊,官位较低,只有向在朝廷为官的叔父要蒙顶,就吟出“蒙茗玉花尽,越瓦荷叶空……幸为先寄来,救此劣病躬”。刘禹锡对皇朝急催贡的作法不满,在《西山兰若试歌》中唱道:“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在《效蜀人煎戏作长句》中唱道:“饮囊酒翁纷纷是,谁尝蒙山紫笋香”。

  蒙 山

  蒙顶从唐朝开始被列为“贡”,一直沿袭到清末。我国研究史的专家惊叹:这在中国史上也是罕见的。蒙顶贡分为“正贡”与“陪贡”。

   仿古采制“正贡”祭礼

  “正贡”是皇帝用来祭祀天地、宗庙的,每年在蒙顶山“皇园”采摘。“皇园”始建于唐代,先称贡院,后称仙园。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正式命名为“皇园”。它是用石栏围起的面积仅3.5平方米的肥土沃壤,位于蒙顶山五峰之间的凹地,因地势低凹,每次遇到降雾天气,这里的雾气总是最后散去,它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是山中最适于叶生长的地方,而它也是吴理真选择种植七株仙的地方。

  在每年春采摘的时候,地方官择吉祥之日,率领乡绅僧众,祭拜神灵,然后由12名采僧(象征一年12个月),在“皇园”采。在这里,采僧沐手、薰香,采时每人采摘30个芽头,12人共采360芽(象征一年),这些采摘的皇将被送往古代僧人专制皇的地方——智矩寺加工精制。在智矩寺,僧人们用最传统的制方式制,他们利用竹剪选裁叶,然后焙炒、揉搓成形、摊凉、微火慢焙、摊凉、皇入银瓶、装箱盖印,最后交付送使者送往京都进贡。

  “陪贡”则制28斤,只供皇帝享受。这28斤贡是在“皇园”外的百亩地中采摘的。古时因皇帝要求喝道原味的蒙顶,就让数名16岁处子之身的童女,在禁食辛腥,吃斋一个月之后,用嘴唇一个个将芽头采摘下来,以此避免指甲对芽头的破坏,保证芽头的新鲜。采摘下的芽头再送往智矩寺,由制高僧经过多道工序加工为“陪贡” ,然后同“正贡”一道送往京都。

  蒙顶山制作贡的寺庙——智矩寺,也有一段传说:寺内塑有两条石龙,一条称干龙,一条称湿龙。干龙一年四季朴朴生灰,雨过风吹,浑身无水迹;而湿龙则相反,一年四季龙身含水欲滴,晴天潮湿,雨来前更见湿润。因而老百姓奉为“神龙”,终年香火不断,也成了蒙顶山古代的“气象台”。

  蒙 山

  宋代,在蒙顶山结庐修行的禅慧大师在总结蒙顶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创立了蒙顶技、功、艺三绝。虽然现在有很多技艺已经失传了,但蒙顶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组织专家学者经数年挖掘、整理后,让失传已久的“龙行十八式”、“风行十二品”等绝技重见天日。

   “风行十二品”艺表演

  

“龙行十八式”技表演

   掺

  “龙行十八式”是融传统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为一炉,因每一式均模仿龙的动作,充满玄机妙理而得名。它从宋代留传至清朝末年,后因历史战乱,逐渐隐迹消声而失传。“龙行十八式”技包括神龙抢珠、玉龙扣月、飞龙在天等18个不同姿式的掺动作。掺者手提长嘴铜壶(1米多)时而在头顶飞舞,时而又在腰间盘旋,尔后又准确无误地将壶抓在手里,从头顶、从腰间、从肩上、从背后……万无一失地把热掺到碗里,动作刚健有力,变化多端,让人不由的产生饮的欲望。

  “风行十二品”艺讲的是如何泡、闻、送、饮的奥妙,它包括玉壶蓄清泉、甘露润仙、迎客凤点头等12式。表演者按照每一式将叶泡好,然后将热气腾腾、香气怡人的蒙顶献于品尝者。看着优雅的表演,品尝着蒙顶仙,让人有一种身心放松,心旷神怡的感觉。

   道表演队

  现在蒙顶山组建了一支“蒙山派”艺表演队伍,他们在四川道功夫最全、影响最大,曾在成都、南京、深圳旅交会表演,在中央、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多家电视台亮过相。

  古时,蒙顶山有着辉煌的历史,今天,蒙顶山开发的脚步声走得更响,特别是蒙顶山文化尤令人心醉。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