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茶话三题

来源: 网络 |   查看: 19643次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赴日本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交换仪式,访问奈良唐招提寺、东大寺。84岁的森木孝顺长老为邓举行“道”,表示了最诚挚的敬意。

  提起“道”,人们总以为是日本人吃的礼仪。其实它的源起还是在中国。我国古代人吃似乎比现代人讲究得多。浙江余杭县的经山寺僧众的“宴”,便是日本道的源头。在日本,饮与高僧的关系密不可分。日僧圣一国师(弁丹)、南浦昭明、明惠上人等,均卓锡经山寺,带回了籽及制、饮诸法。日僧带回的“宴”精神礼仪结合日本自身的文化传统,便演进成了“道”。从“道”的“四规”——和、敬、清、寂来看,也与佛教禅宗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大凡人们在静坐、交谈时都需要烟、酒、来提神助兴,益智消乏的。烟的历史极短,根本排不上号。酒,又为佛门清规所不容,这一来就剩下一个了。于是,与佛学禅悦便成了不可或缺的“知交”了。在我国,除了文人雅士,也就是和尚们讲究饮和饮的礼仪。这种礼仪往往又由一些最为著名的古代学者和高僧,把它推向高潮,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在苏东坡的文集里,在一些古人的笔记小说和现代作家如林语堂、小品中,都洋溢着文化的芬芳。

  我认为,道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也有文野之分,是多色彩多层次的。权官富贾有他们的“道”;高人雅士有高人雅士的“道”;民间樵夫渔父,甚而是引车卖浆者流,也有自己的“道”。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乐趣,可以俗雅共尝。民间可以称为道的,拙人有幸领略过两次。一次是去闽南朋友家吃“功夫”,一次是去湘西张家界途中游览桃源,吃的“擂”。这两次都给我全新的感受,都有饮的礼仪包含其中,使我至今回味。这是不是所谓的“道”呢?我认为是。

  在民间,以敬客也是十分普遍的。客人到家,升堂入室坐定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奉。主人双手递过,客人欠身相让,一个说:“请吃!”一个答:“谢谢!谢谢!”“和”与“敬”都有了,这难道不是“道”么?只是简单了一点,也应该称为它是“道”——一种简化了的普及了的“道”。说到此处,想起“端送客”这个属于文化的特殊现象。在清朝,官场往来,饮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但若主客之间关系平常或是主人厌客,那一份盖碗,客人是吃不下去的。主人一端碗,识趣的客人就要离座告退。表面上彬彬有礼,实则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是“道”么?不是,因为它与“道”的精神格格不入。我想,在提倡精神文明的今天,提倡恢复“道”的精神也是应该的。且不说它应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就是从人们的生活需要调剂,也有必要。有的朋友可能认为搞“道”,讲究礼仪,挺麻烦的,节奏慢,不大合时宜。其实,日本也是快速发展的社会,人家的生活节奏也不会比咱们慢到哪里去。相反,越是快节奏讲效率的社会,越少不了这一类的传统文明——人在什么时代什么情况下都不是机器,人要过人的生活。有的朋友可能说这是复旧,其实,不是一切旧的都不好,正如不是一切新的都可爱一样,属于同样的道理。爱一样,属于同样的道理。

风俗

  是四季常青的植物,叶是人们生活必需晶,利国利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古代又是吉祥的象征。在某些区,每当吉庆之日,往往合家乃至全族欢庆于山上。《经》中就有“当吉庆之时,亲族集合歌舞于山上,山多树”的记载。明代《七修类稿》已经有以为婚礼的记载:“种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可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又聘以为婚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红楼梦》中,王熙风打趣林黛玉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女?”这种以作为姻亲礼聘的习俗,不仅仅在汉族,在不少少数民族中也相习成风,历久不衰。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当然要带去许多珍贵礼物。也许在无数珠宝珍奇中藏人特别喜欢的就是叶,从此,就形成了藏人以为婚姻的象征习俗了。 《西藏图考》中,就有“西藏婚姻……得以叶、衣服、牛羊肉若干为聘证。”

谈论风俗,不能忘记馆。

  馆,又称寮、社等。它的历史渊源也是极古的了。在唐朝,已有“多开店铺,煎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的盛况。尔后,馆逐渐变成多种用途的场所,除了饮歇脚外,还可以接待亲朋,洽谈生意,解决纠纷。馆还是古代人民文化娱乐的场所,是我国戏曲、曲艺杂技等文艺的摇篮。这种功能不仅在古代,就是在近代和现代也还得到发挥和发展,我们可以从老舍老生的《馆》和京剧现代戏《沙家浜》中看到生动的表现。阿庆嫂的“春来馆”开得有声有色,一边掩护新四军的伤病员,一边与忠义救国军司令者流应酬。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发生在馆酒肆才是合情合理的。老舍先生的《馆》,将一个时代的缩景那么繁富、那么真切地表现出现,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大舞台,出演了数也数不清的话剧。

  馆也是人们消闲解闷,摆龙门阵的好地方。人们在这里一边吃,一边谈天论地,从古到今,从猿到人,想说什么说什么。古时候的传播媒介少,馆成了人们获得和交换信息的重要场所,人来人往,天南地北,容量大,辐射广。作为群体中人,人们还是想了解更广阔的天地里更多的同类,想了解一些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信息,想知道更多新鲜有趣的事情。人们“听”与“说”的欲望可以在馆里得到充分的满足。有些江湖豪客、文人雅士也好到馆来结纳朋类,评说时事。馆馆主对这类人又欢迎又害怕,故而在墙头柱上贴一个字条,上书“莫谈国家”,来提醒客。

的收藏与品尝

  叶的生产制作,时间性和季节性是很强的。谚云“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是草”,把“雨前”和一般春的时限限制到一日一时,看似玄乎,实则一点也含糊不得。“贯新而善藏”,这是嗜者的至理名言。在信阳毛尖和许多名产地的山上,农们无论采多少鲜叶,都要在当天炒完烘完,绝不让鲜叶过夜变质。因而到了季,农们往往一连熬上几日,甚至十几日睡不上一个安稳觉,争分夺秒,抢的就是一个“新”字。叶制作过程当然是十分的不易,但要保持色、香、味、形不变,保管起来就更不容易了。在山,农将干用能装几十斤、上百斤的白铁罐(1日时用锡罐)装好封牢,放在避光干燥的库房里,自有他们一套成功的保管方法。家庭蓄藏,又有一些考究。一般说,买来的新放到白铁罐里,同时用宣纸包裹,盖严封口,这样保管可以持久。再则,叶的吸附力特别强,一定不可将香皂、尼龙织品、樟脑丸之类气味重的东西与叶放在一块,否则那是绝不可饮用的了。

说到品,就更加讲究了。

我国古代,斗(又称茗战)之风很盛。那位风流皇帝兼书画家的宋微宗赵佶,也是品的行家里手。他在《大观论》中,曾讲到当时朝野之人,“莫不碎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由此可以想见斗的盛况。品茗斗,讲究火、水、具甚至饮的环境,这和日本道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古诗中有“远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银”,“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芬满怀,云光艳潋。当时幽趣,故难于欲人言矣”。其实饮到了品鉴的层次,一要品出味,二要品出趣。品味容易,要品出一个“趣”字来,其实难矣哉。

  品叶本身的品种、品位、品质要求都是很高的,不同品种的,又有不同的品法,讲究特多。笔者认为,就层次而言,不过有文野之分,大抵可分为“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两个大系列罢了。文人雅士及达官巨贾这般的品,可以丰富文化,得到他们要得到的乐趣;而引车卖浆村野壮夫,在干渴时举瓢畅饮,其乐何及!讥笑他们为“牛饮”,正是不懂得苦力人的艰辛和情味。宫廷的盖碗虽然高雅,但市井的大碗同样饮者如流。

  品对水的要求很严,不少名的产地即有名泉。如“虎跑泉”、“惠山泉”等。“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这是选水的要旨。旧时信阳城馆悬有楹联日“狮河中心水,车云顶上”,也深得品三味,极言好还要活水,恰如红花与绿叶之配。陆羽将天下泉水分为二十个等次,把淮河源评为第九,虽名列虎将、惠山等名泉之后,占了个前十名,也属难得了。至于苏轼夫子排名第“四十六泉”,又是他的评估和标准了。

有联云:“雪水煮天上味,桂花酿酒月中香”,讲的是用雪水煮。《红楼梦》里贾宝玉吟有“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烹”诗句,妙玉用梅花瓣上积雪所化之水沏招待宝玉,更是清雅绝伦,像神仙一般地品了。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