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如何认识现代茶艺的发展

来源: 网络 |   查看: 19185次

道始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道"一词。由此可见,唐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道程式。而唐代贡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宫廷艺的形成与完善。所以,道是中国人民,从长期的饮实践过程中,根据的特性,以及与饮紧密相关的饮环境、具配置、冲沏技能、品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饮礼法。它代表了主人对基本精神的理解或者是主人、客人的一种亲和与敬重。各种形式的会和习俗,如唐朝宫廷的"清明宴"会,宋代?

  目前文化界对于艺的分类比较混乱,有以人为主体分为宫廷艺、文士艺、宗教艺、民俗艺,有以为主体分为乌龙艺、绿艺、红艺、花艺……,还有以地区划分为某地艺,甚至还有以个人命名的某氏艺(道),不一而足。艺是饮艺术,岂可以人、以地区分类?难道有的艺专供表演?有的艺只能待客?事实上艺是两者兼而有之。不同的类、同类的不同种可以有相同的饮法,又岂能以来命名艺?至于某氏艺,非艺更是荒诞不经。 

  笔者非常赞同陈文华先生的观点:"如果我们承认艺就是叶的冲泡技艺和饮的艺术的话,那么以冲泡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应该是较为科学的。"[14]笔者也曾指出:"考察中国的饮历史,饮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艺的有煎法、点发、泡法。依艺而言,中国道先后产生了煎道、点道、泡道三种形式。"[15]艺的分类标准首先应依据习法,道亦如此。依习法,中国古代形成了煎道(艺)、点道(艺)、泡道(艺)。日本在吸收中国道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文化形成了"抹道"、"煎道"两大类,两类均流传至今,且流派众多。但中国的煎道(艺)亡于南宋中期,点道(艺)亡于明朝后期,仅有形成于明朝中期的泡道(艺)流传至今。从历史上看,中华艺则有煎艺、点艺、泡艺三大类。 

  艺分类标准第二应依据主泡饮具来分类。在泡艺中,又因使用泡具的不同而分为壶泡法和杯泡法两大类。壶泡法是在壶中泡,然后分斟到杯(盏)中饮用;杯泡法是直接在杯(盏)中泡并饮用,明代人称之为"撮泡",撮入杯而泡。清代以来,从壶泡法艺又分化出专属冲泡青的工夫艺,杯泡法艺又可细分为盖杯泡法艺和玻璃杯泡法艺。工夫艺原特指冲泡青艺,当代人又借鉴工夫具和泡法来冲泡非青类的,故另称之为工夫法艺,以与工夫艺相区别。这样,泡艺可分为工夫艺、壶泡艺、盖杯泡艺、玻璃杯泡艺、工夫法艺五类。若算上少数民族和某些地方的饮习俗--民俗艺,则当代艺可分为工夫艺、壶泡艺、盖杯泡艺、玻璃杯泡艺、工夫法艺、民俗艺六类。民俗艺的情况特殊,方法不一,多属调饮,实难作为一类,这里姑且将其单列。 

  在当代的六类艺中,工夫艺又可分为武夷工夫艺、武夷变式工夫艺、台湾工夫艺、台湾变式工夫艺,武夷工夫艺是指源于武夷山的青小壶单杯泡法艺,武夷变式艺是指用盖杯代替壶的单杯泡法艺,台湾工夫艺是指小壶双杯泡法艺,台湾变式工夫艺是指用盖杯代替壶的双杯泡法艺;壶泡艺又可分为绿壶泡艺、红壶泡艺等;盖杯泡艺又可分为绿盖杯泡艺、红盖杯泡艺、花盖杯泡艺等;玻璃杯泡艺又可分为绿玻璃杯泡艺、黄玻璃杯泡艺等;工夫法艺又可分为绿工夫法艺、红工夫法艺、花工夫法艺等;民俗艺则有四川的盖碗、江浙的薰豆、江西修水的菊花、云南白族的三道等。中华艺的分类可用图示如下:

中国现代艺,发展成为规范化操作程度的要算是台湾艺。台湾艺,通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百姓与众多艺馆紧密结合的一种大众饮消费的形式。应用的器具主要包括船、壶、荷、闻香杯、品茗杯、托、巾、随手泡等。

  中国大陆的艺大多以表演形式出现的,如陕西仿唐宫廷艺、上海仿清文艺、云南三道艺、福建乌龙艺、浙江龙井艺、湖南擂艺、江西禅艺、山西五台山佛艺等等。但与生活紧切结合,所以比较接近实际,不像日本道那样过于程式化。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