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爱茶,写茶------☆大茶

来源: 网络 |   查看: 26850次

11.3

不久前,接到《农业考古》编辑来电,通知笔者的三篇投稿被悉数录用了,并要求将电子文档发送编辑部。得知这一消息,整个下午都沉浸在欣喜之中。

虽然,年过弱冠时就开始投稿并发表,虽然,在海内外许多刊物发表过稚拙的文字,而且最初只是写些“豆腐干”,题材或是消息,或是袖珍小文,内容也不外乎书画之类。直至1997年,才在某书画报上发表第一篇象样些的随笔《初识洪丕谟》。当然,这和钟情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以及《缘缘堂随笔》的熏陶有关。而影响最大的,还是已故忘年交丕谟先生的广博著述,还有百尺楼主的友人米舒、伟国等先生的著作。1997,是笔者在海上学写随笔、文章的起始之年。其后,陆陆续续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过书画艺术类的文字。

……

步入新世纪,痴迷上后,得益于潮汕故友颙若斋主的启迪,以及bbs上发帖所得之喜,开始写。起先,基本是“就”,以休闲为主。后来,行天下,又写了不少游记。自去岁始,兴趣日浓,立志往的专业领域靠近。也许小时候就喜欢啃古书,对掌故、地方志等也很喜欢,便有意往的学术方面深入。数月前,重拾2004年就草拟了提纲的杼山“三癸”考据文,结合自己的驳杂和三年来对的心得,撰写了平生第一篇自认有些价值的文《杼山名亭“三癸”干支辨疑》,连同今春写就的《探寻湮没的陶艺祖庭 ——金沙寺》和《水墨晓起,婺源茗韵》(问游记),一起投稿至《农业考古"中国文化专号》。此外,还向《陆羽文化研究》投稿了《温山御荈代酒》(乌程美酒,温山御荈——浅述“以代酒”和湖州的渊源)。完成这一切,顿时感到无比愉悦与轻快。

上次,盘点了一下自己已发表的稿,竟也有36篇之多了,这可是事三年的最佳收获呀。有趣的是,给专业或半专业的刊物写稿,稿费是很有限的。反而是时尚类刊物,区区数百字的稿费竟也有近千金之巨。据说这次的《农业考古"中国文化专号》刊载文章是没有稿费的,只是为作者奉上五册样刊。可大不在乎这些,因为蕴涵自己心血的文章能在国内最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是多少金钱也无法比拟的。尽管,为每篇少则千多字,多则数千字的稿,行路百里、读书百卷,曾经花费过许多个不眠之夜,但真的很值得。

还想说的是,这份刊物是最尊重作者的。编辑不仅一字未改,还把稿清样用挂号信寄来,请作者做最后的校核。就冲这一点,大今后还会将自己满意的稿投送给《农业考古》。因为自认在写作上是严谨的,引经据典也是较为慎重的,不仅比对多个版本的同一著作,还尽可能了解与被引著作有关的一切资讯。尤其是考据文,尽最大的努力不出错、少出错,以免贻笑大方,贻误后人。

这一生,有幸结缘,寄情,钟情,可幸福了,夫复何憾!大,大要更多的写,写好呵呵。

来源:佛见笑博客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