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安徽省“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规划

来源: 网络 |   查看: 22188次

【颁布日期】2001-12-31

【实施日期】2001-12-31

【有效性】有效

【全文】

 

 

安徽省“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规划

皖政[2001]第115号

2001年12月31日

 

  经过20多年改革与发展,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转变。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结构性矛盾已成为我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从我省实际出发,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特制定安徽省“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规划。

  一、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基本情况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一个稳定增长,两个加快发展”的战略,不断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四业结构由1978年83.6∶1.6∶14.2∶0.6调整为2000年55.4∶5.2∶28.6∶10.8。在种植业内部,粮经种植面积趋向合理。1978-200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9280万亩调减为8348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2739万亩调增为4279万亩。

  2、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688.1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3%;乡镇企业职工479.8万人,比1978年增长5倍左右,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7%。在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逐步下降,农村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和商业的比重持续上升。

  3、农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2000年,我省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2001.8万人,比1978年增长31.2%,非农行业劳动力796万人,增长13倍以上。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已由1985年的1∶0.08∶0.06调整到2000年的1∶0.17∶0.23。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我省农村劳动力呈现从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从事二、三产业比重增加,且三产增长速度快于第二产业的趋势。

  4、多元收入结构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1985—2000年,在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动者报酬收入所占比重由9.7%上升到28.3%;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由82.2%下降到67.1%,其中种植业收入比重由59.1%降至41.5%,牧业收入比重由10.2%升至11.8%。农民收入由过去以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种植业收入占绝对地位,转向劳动者报酬、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共同增加的局面。1980—2000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4.8元提高到1934.6元,增长了10.5倍,年均递增12%。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加快了小康进程。

  5、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改善了农产品供给。1978—2000年,我省粮食产量增长66.6%,达到2470万吨;棉花产量增长1.5倍,达到28.5万吨;油料产量增长7.7倍,达到285.1万吨;肉类产量增长5.3倍,达到311.5万吨;水产品产量增长29倍,达到159.8万吨;叶、蔬菜、水果、蚕桑等农产品产量均大幅度提高。主要农产品短缺状况得到根本改观。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1、品质结构中优质品比重低。2000年优质小麦420万亩,仅占小麦面积的14%左右;高档优质米700万亩,只占水稻面积的23 %;优质油菜830万亩,仅占油菜面积的57%;高质量的三元杂交猪比重只有30%左右。水产品、蔬菜、水果多是大路货,乡镇工业产品档次普遍较低。

  2、农业结构中畜牧业比重偏低。2000年,畜牧业在农林牧渔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比河南、吉林两省分别低3.8、15.4个百分点。

  3、种植业结构中粮食作物比重偏高。2000年,粮食、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66∶34,粮食作物所占比重比江西高7个百分点,比湖北高11个百分点。

  4、农产品加工落后,产业关联度低。我省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上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2000年,全省农林牧渔四业产值分别居全国第7、3、8、7位,粮、棉、油、牛羊肉、水产品等农产品资源丰富,而且集中度较高,适合深加工布点需要,但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76∶1。农产品加工深度低、产品单一,多以初级产品、半成品出售,产业链条短,关联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5、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化滞后。在我省农村三次产业比重中,一产明显偏高,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7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仍从事第一产业,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6、区域经济特色不强,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近年来,萧砀水果、皖北黄牛、亳州中药材、芜湖优质粮油、黄山食用菌等虽都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但是普遍缺少规模大、效益好、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缺少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和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对整个区域经济及相关产业拉动力不强,区域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需要,1995年以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额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2000年,增长额分别为329.6元、304.9元、201.0元、54.3元、37.2元和34.3元,并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在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67.1%,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又占62%。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机遇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机遇:

  1、主要农产品供给状况较好,粮、棉、油、肉、蛋产量常年居全国前列,是重要的农产品调出省,这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我国已进入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及品种需求越来越高,在食物结构中肉蛋奶、蔬菜等比重越来越大,这为结构调整提供了内在动力。

  3、我省农业资源相对丰富,有的独具优势,发展绿色食品及特色农产品,形成产业化,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4、“十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将会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以推进结构调整。

  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省农业将会在更大范围内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我省在养殖、水果生产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优势互补。

  二、“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途径,加快发展优质高效作物和养殖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快乡镇企业、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分流,实行城乡联动,逐步形成一个协调、高效、开放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为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经济富省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准确把握市场现状、潜力和趋势的前提下,适时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2、坚持协调发展原则。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注重农村各产业内部之间、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地区优势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优势互补。

  3、坚持科技进步原则。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4、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综合开发,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6、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引导他们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调整结构,不搞强迫命令。

  (三)主要目标

  1、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一次,良种覆盖率达100%,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70%,畜禽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0%,其他经济作物良种化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2、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目前的38%(畜牧业占28%,水产业占10%),提升到50%(畜牧业占35%,水产业占15%)。

  3、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产值比提高到1.6∶1。

  4、全省形成50个年营销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贸工农龙头企业,组建10个年营销收入超5亿元、利税超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集团。

  5、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力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6、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提高4%左右,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

  三、“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一)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

  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十五”期间,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继续压缩和淘汰不适销品种,加大对“种子工程”支持力度,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形成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促进农业品种更新换代。积极组织实施农产品优质化工程,重点推广优质稻米、优质小麦、双低油菜、脱毒甘薯等。大力发展以特养、特种和特色加工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逐步形成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强化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广泛应用有机栽培、病虫害防治、果品套装和农产品包装、保鲜、保活等提质增效适用技术,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提高优质品率。

  (二)调整种植业结构

  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生产。粮食作物内部扩大优质专用粮生产,适度压缩普通粮食生产。稳定小麦、山芋、大豆,适当调减早稻,发展玉米。调整淮北分散棉花面积,稳定沿江高产棉区。扩大油料生产,重点发展双低油菜,扩大花生面积。积极发展细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发展江淮早熟水果。加强芝麻、五彩豆、紫云英等小作物品种和特色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扩大青贮玉米和大麦面积,积极引进高产优质牧草良种,充分利用空闲地、林边隙地、果林间地和荒山荒坡等大面积发展牧草种植。到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30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4000万亩,其中:油料2200万亩,棉花400万亩,蔬菜1100万亩,水果200万亩。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要注意调整耕作结构,搞好耕地的用养结合,通过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植面积。

  (三)调整农业结构

  养殖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突出发展养殖业。加大畜牧业富民工程的实施力度,积极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把畜牧业逐步培育成我省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以开发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肉牛系列和乳品产品为突破口,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引导畜禽产品向节粮、高效、优质、特色方向转变,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延伸、发展。重点建设皖北黄牛、江淮肉猪、沿江水禽、皖南和皖西天然特色畜禽、城郊奶牛5个产业带。进一步加大渔业致富工程的实施力度,大力发展“两高一优”水产养殖业。积极开发利用宜渔低洼地、煤矿塌陷区等非耕地资源,建设一批高产高效水产基地。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水产品生产,抓好大宗水产品的保鲜、保质和低值水产品的深加工。积极推广生态渔业和旅游休闲渔业。调整优化林业结构,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划定全省重点生态保护区、一般生态保护区和商品林经营区面积。抓好万里绿色长廊工程、长江和淮河防护林,以及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功能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调整和优化林业资源结构,重点建设高效经济林基地和商品用材林基地。大力开展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发展林业产业经济。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拉动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别,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大战略。要抓住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内在动力,加快改制,调整结构。坚持多种所有制一起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储藏、保鲜、运销业,以建筑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尽力创造条件,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外向型企业。积极发展为城市大企业配套的“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企业。扶优造“舰”,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和技术改造力度,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培植企业集团。加快小城镇建设,“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县城镇和200个左右中心建制镇,兼顾小集镇和新村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城镇体系。加快小城镇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土地、财税等制度改革。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小城镇建设等结合起来,围绕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切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通过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的繁荣,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调整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

  (五)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立足各地现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等比较优势,选择1-2个对本地区域经济及相关产业拉动作用大、总体效益好、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建设。围绕主导产业,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延伸和扩展优质专用农产品基地,培育和壮大龙头,最终形成区域和特色经济优势。根据我省实际,皖南、皖西两大山区以及生态脆弱地区要围绕建设生态农业,突出抓好叶饮品、食用菌、山野菜、中药材等绿色食品、保健林特产品产业开发;淮北地区要在发展牛羊肉、水果、淀粉加工产业上有所突破;沿江地区要在建设好优质粮油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水禽和水产业;皖中地区要依托蚌埠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合肥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农业高科技产业;东部沿江、浙地区和城市郊区等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和设施农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四、“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强化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开辟鲜活农产品运用绿色通道。进一步发挥国合商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村各类流通组织。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省、市、县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体系。积极推进安徽农网“信息入乡工程”建设,在所有乡镇上网的基础上,逐步向村、中介组织、农村大户和企业延伸。加强农产品宣传推介工作,努力开拓销地市场。大力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销售、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逐步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建立农产品贸易网络。积极办好经贸洽谈会、农产品展销会,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二)实施品牌工程,培育农产品名牌

  加快粮油、瓜菜、名优、水果、畜禽等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重点扶持一批优质专用新品种繁育推广基地,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尽快完成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加快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省、市两级农产品质量市场监控、跟踪检查和服务机构,定期公布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对批量上市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工商部门要引导企业及时办理国内外商标注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对叶、粮油、水果、奶类、肉制品等现有农产品品牌进行整合,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开发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保护。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在资金投向、推介上市、工商管理、土地征用、产品购销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鼓励龙头企业自办科研或出资参与科研开发项目。着力培育基础较好的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5旧城市工商企业介入农业开发,利用其资金、技术优势,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通过兼并、收购、租赁、重组、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实行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组建省级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和科技带动型等多种产业化运行模式,在各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产品、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转化增值,对于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我省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以培育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为突破口,走初级加工区域化、精深加工集约化、工农联合一体化的道路。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加快专用原料品种的开发,引导原料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政府对农副产品加工的宏观协调指导,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对行业发展进行导向,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农副产品加工的技术创新、改造和龙头企业发展加以扶持,积极扩大投融资渠道,建立产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五)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要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尽快建立和完善劳务开发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技术含量。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外出劳务人员的定级、评职等方面提供便利,简化手续。通过培训、考核,颁发全国统一的技术等级证书、上岗证,增强外出劳务人员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巩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大中城市市场份额,加强与西部省区的劳务合作。通过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承包以及境外办企业等方式,扩大境外劳务输出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中介组织,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稳定的劳务输出网络。鼓励和扶持外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对带回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做出成绩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科技含量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层次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平。“十五”期间,要以推进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为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和农科教结合,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与国外、省外的农业技术合作与交流,重点引进和消化一批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企业和基层科技推广单位的科研联合。加强和改进省市县乡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稳定基层队伍。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加大“一技一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掌握新技术能力。支持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开发、承包和租赁经营。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强规划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和示范辐射作用。

  (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顺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保证。要坚持以防洪保安为中心,以长江、淮河干流治理为重点,继续实施并完成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任务,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基本完成大型及重点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采取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办法,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快防治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步伐.坚决禁止毁林毁草和过度围湖造田等有损生态功能的经济开发,保护天然林资源和湿地资源。在以往过度开垦造成生态破坏的地区,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以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保护特殊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搞好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尽快“把树种上,把水留住”。推进农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继续加快农村交通、通讯、供水、电力、科技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八)拓宽投资渠道,强化政策扶持

  适应新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支持。进一步改善各级财政资金运作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调整的导向和启动作用。金融信贷部门要适应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调整农业信贷的额度、品种,放宽贷款条件,确保信贷投入的不断增加。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优良的环境,吸引外资的注入。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和集聚民间投资。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必须进一步稳定和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农业、农村政策,以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加快建立规范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断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严格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全面落实粮改政策。逐步实行粮棉和其他农副产品优质优价政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要善于用市场经济法则搞好协调指导和宏观调控,结合本地优势,制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规划。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