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通知

来源: 网络 |   查看: 35482次

【颁布日期】2006-01-26

【实施日期】2006-01-26

【有效性】有效

【全文】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通知

渝办发[2006]第22号

2006年1月26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1月9—11日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这次大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的重要会议,也是一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会。会议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从世界新科技革命出发,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临。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推动我市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入学习、宣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活动中来。要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切实把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为我市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出谋划策,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

  二、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提出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加强自主创新、研究推广实用技术、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典型经验;认真研究讨论《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并提出修改意见;对开好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提出建议。

  三、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情况及建议于2006年2月20日前书面送市科委,市科委汇总后报市委、市政府。

  附件: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

 

附件:

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合理布局未来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为实现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提供科技支撑,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战略部署,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

  直辖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市科技进步水平显著提高,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效率位居全国前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从2000年全国第20位跃升到2004年第11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列全国第4位,每百万元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产出的专利和论文数位居全国第一。严重创伤救治与损伤组织修复、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家蚕主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改良等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进入国家“973”计划。家蚕基因组研究成功绘制出基因框架图谱,这是继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科学刊物《science》上发表。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超声聚焦刀。镁合金研发与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实现镁合金汽车单车用量和组装摩托车数量两项指标全国第一。智能内窥镜胶囊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业领域,良种创新工程取得突破,主要农作物、畜禽、蔬菜、果树的良种普及率分别达到95%、80%、85%和40%。在工业领域,攻克了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一批关键技术难题,200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4%和24.5%。重大疾病及传染病的诊治与预防控制,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这些都为我市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仍处于“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和“爬坡上坎、负重前进”的关键时期,要完成党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实现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地区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保护压力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弱小,库区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在扩大就业,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公共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科技创新资源总量小,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强。

  我们还要看到,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接踵出现,世界科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人类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国各省(区、市)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的要求,纷纷作出了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的崛起给不同区域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并为推进自主创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进一步明确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取向,为推进科技事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组织保障,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直辖体制效应以及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和成渝经济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工程的实施,为持续争取国家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保证。四是日益活跃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分享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五是军工科技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为承接技术转移催生新兴产业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奋起直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辉煌的科技成就,实现科技强市、富民兴渝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未来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后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创新,重点突破,夯实基础,支撑发展。强化创新,就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科技工作,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把加强原始性创新作为提升科技水平的重要手段。重点突破,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部分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攻关,以局部跃升带动整体发展。夯实基础,就是加强以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为重点的科技能力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撑。支撑发展,就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今后15年,我市科学技术发展总体目标是:科技基础条件显著改善,部分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显著增强,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显著增多,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建成长江上游科技中心,成为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

  到2020年,我市科技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进入全国前8位,成为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二是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专利授权量和三大检索系统论文数均进入全国前10位。三是在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优势资源加工特别是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达10%以上。四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得到有效解决,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六是实现公共安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按照有限目标原则,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统筹安排,对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有一定基础、可能取得突破的技术群。确定优先主题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一)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市耕地、水资源日趋紧缺,农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及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食物安全、生态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必须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

  发展思路: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加强动植物良种创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等关键技术,延长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研究开发农林生态技术,保障农林生态安全。

  优先主题:

  1.种质资源发掘与新品种培育

  重点研究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及收集,种质资源分子评价与利用,动植物分子育种,规模化制种、繁育和种子贮藏、加工技术。

  2.农产品生产安全与标准化

  重点研究开发绿色食品关键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施肥与用药控制技术,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农药、安全饲料、添加剂、中兽药和鱼药,农产品生产环境评价及调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快速检测技术,大宗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畜牧水产健康养殖和疫病控制技术。

  3.农产品加工与现代储运

  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及农林特色资源精深加工技术与设备,产后减损技术,特色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模式,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与监测技术,功能性食品、有机食品开发技术,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技术。

  4.农林生态安全

  重点研究农林生态系统构建,林草生态系统综合调控,农林病虫害特别是外来生物入侵防治,人工草地高效建植和优质牧草生产,环保型竹木复合材料开发,农村人居环境安全技术,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技术。

  5.设施农业技术

  重点研究开发农业环境调控技术,超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适合山地的小型农业耕作机械,农业信息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等。

  (二)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柱。我市拥有一大批从事制造业的骨干企业,是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整体质量和效益。

  发展思路:加强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现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核心成套技术,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步伐,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加速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

  优先主题:

  6.汽车摩托车

  重点加强轿车自主设计开发平台建设,研究代用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整车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大排量节能、环保摩托车整车开发技术,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与检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与关键电器元件设计开发技术,节能、环保汽车摩托车发动机设计制造技术,汽车摩托车安全性、舒适性技术。

  7.重大成套装备及其基础件和通用部件

  重点研究开发数控机床、精密专用数控设备、发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成套装置、中小型特种船舶和环境保护装备等重大装备的关键技术,重要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大规模生产的关键技术,基于工业以太网的仪器仪表关键技术,基于新一代现场协议与标准的控制系统,特种传感器和变送技术,轨道交通设备、港口设备、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关键技术,精密成型、快速成型等先进基础加工工艺技术。开发数控化、模块化、智能化、集成化产品。

  8.数字化设计与集成制造

  重点研究设计与制造集成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执行系统,建立面向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设计平台和制造平台,开展制造设计与制造执行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9.新材料制备与应用

  重点研究开发高性能结构材料、新一代功能材料和器件、新型建筑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润滑材料及燃料、先进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技术。

  (三)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我市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信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共享程度低,现代服务业信息化程度不高、附加值低。

  发展思路: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软件、通信技术与设备开发,加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加快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推广应用,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优先主题:

  10.集成电路与光电集成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深亚微米工艺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与设计工具,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技术与设计工具,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系统级集成电路设计平台与集成电路模块重用技术,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工艺,系统级集成电路关键测试技术,光电集成电路的自动化设计技术,微系统与集成芯片技术。

  11.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

  重点研究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及系统一体化设计、测试和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建立mems设计开发平台,开发mems器件及系统等。

  12.数字电子产品与网络信息家电

  重点研究开发数字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产品,数字电视与多功能数字用户终端,数字相机,高密度数字光盘产品,数字音视频广播系统设备,数字化办公设备,数字娱乐电子产品,家用信息网络平台,计算机、通信和消费家电相互结合的网络信息家电。

  13.下一代网络与通信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ipv6/ipv4的下一代网络终端技术,未来宽带移动通信无线接入及传输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动态灵活光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下一代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现有网络与下一代网络的互连、融合和下一代网络新业务。

  14.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应用软件

  重点研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软件体系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软件中间件技术、企业信息化等应用软件核心技术,游戏软件核心技术。

  15.智能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

  重点研发大规模知识获取、处理和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可视化与智能化人机接口技术,知识和智能技术,图像智能识别技术,高效密码的分析与设计技术,信息隐藏理论与方法。

  (四)人口与健康

  提高人口质量,有效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与地方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市人口基数大,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三峡库区环境变化对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发展思路:重点发展生殖健康关键技术,加强重大疾病、常见病和地方病的诊断和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三峡库区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加强新药、新型数字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优先主题:

  16.人口安全与重大疾病

  重点研究开发安全、有效避孕节育新技术和新产品,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技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遗传性疾病安全有效生物治疗技术,艾滋病、肝炎、流行性感冒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诊疗技术,防止突发疫情关键技术,群发性食品中毒、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伤害紧急救治,城乡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监测与诊疗技术,对水环境污染伤害的监控与防治技术。

  17.重大新药创制

  重点研究自主创新药,新化学和生物药设计,生物制药制备发酵工艺,新化学药合成工艺,药物新剂型及新型给药系统。

  18.中药现代化

  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重点研究中药产业化关键技术,道地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青蒿、黄连等优势药材产业链的培育和壮大,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中药新药研发,现代中药生产与质量控制等技术。

  19.新型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重点研究新型治疗器械和常规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技术及设备,小型诊疗和移动式医疗服务装备,远程诊疗控制技术及系统,组织工程技术、人体组织器官替代技术及产品,新型医用材料。

  (五)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我市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现象加重,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城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较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

  发展思路:强化生态平衡的调查研究,加强环境保护技术集成创新,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技术,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优先主题:

  20.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修复

  重点研究三峡库区流域性、区域性复合污染过程机制与污染防治,三峡库区及库岸区域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控制,城市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改善,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21.废弃物循环利用

  重点研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矿山固体废弃物、大宗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22.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重点研究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和控制技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基准和预警技术,重要环境性传染病疫情预防技术,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群健康影响防治技术,环境抗生素污染防治技术。

  (六)能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市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一次性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瓶颈制约日益加剧。要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发展思路: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集中力量开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开发新能源,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

  优先主题:

  23.工业节能

  重点开发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与装备,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节能,能源梯级综合利用,轿车柴油化节能,风机等机电产品节能,高效节能照明,工业窑炉节能技术。

  24.天然气和石油化工开发利用

  重点开发高附加值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产品,天然气高吸附材料,天然气净化、输送、地下贮存与调峰技术。

  25.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燃煤污染综合控制技术与装备,煤层气工业开采、加工利用,高硫煤地下气化,煤炭资源高效开采和环境友好开采,煤炭洁净利用技术。

  26.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

  重点研究生物质能源化,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物一体化,沼气、秸秆汽化等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小水电机组,分布式电源智能控制和接入大电网技术。重点加强氢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七)水和矿产资源

  水和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市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资源开发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急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障。

  发展思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研发与推广并重,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先主题:

  27.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城市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和节水型生产工艺,三峡库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灌溉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新技术及设备,生活节水技术。

  28.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矿产选冶深加工,矿山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重要矿产资源替代,低品位和难处理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

  (八)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我市是长江上游地区最重要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但是,公路建设和管养水平还不高,港口建设相对滞后,运力结构不合理。在公路、水运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管理等方面对科技提出了紧迫需求。

  发展思路:以提供顺畅、便捷的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为核心,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加快开发公路建设、养护和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港口、航道建设与库岸防护技术,提高综合运输能力。

  优先主题:

  29.公路交通设施建设与养护

  重点研究山区高等级公路修筑、维修养护成套技术,公路边坡综合防护及生态绿化技术,大跨径桥梁和长大公路隧道建设,桥梁安全监测评价、加固与管养技术。

  30.港口、航道建设与三峡库岸防护

  重点研究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港口码头修筑、航道整治,水上建设工程,船舶安全航行,库岸稳定防护等技术。

  31.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管理和安全

  重点开发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港航交通管理,快速客货运输组织,大区域网络化运营,车辆维修与救援网络系统,交通事故应急处理,公路交通安全与监控等技术。

  (九)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加快推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市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市化水平低;城镇规划和管理水平不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重。城镇化战略的加快推进,对科技提出了重大需求。

  发展思路:以城镇区域科学规划与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城市数字一体化管理技术,提高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数字重庆”。

  优先主题:

  32.城镇区域规划设计

  重点研究开发山地城镇区域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城镇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的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

  33.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重点研究开发新型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关键技术与设备,节能建材与绿色环保材料,节能建筑技术标准,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

  34.数字城市信息平台

  重点研究开发数字城市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城市信息数据采集与更新,城市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城市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和应用软件,城市生态、环境、资源和灾害的动态监测与应急服务等关键技术。

  35.建筑结构防灾减灾及灾害预警

  重点研究开发结构抗震、抗风、抗火关键技术,山地城镇结构抗灾设计技术标准,结构防灾预警成套技术及应急对策关键技术。

  (十)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市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较差,火灾爆炸隐患突出,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科技提出了重大需求。

  发展思路: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研究开发煤矿等生产事故、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技术,增强应急救护综合能力。

  优先主题:

  36.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食品安全

  重点研究开发城市一体化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指挥平台集成技术,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与设备,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关键技术,食物污染防控智能化技术和高通量检验检疫安全监控技术。

  37.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燃烧、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等重大工业和环境安全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设备,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安全技术。

  38.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重点研究暴雨、洪水及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火灾、溃坝险情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

  四、重大专项

  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是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纲要在重点领域中确定一批优先主题的同时,围绕创新目标的实现,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专项,集中有限资源进行突破,力争通过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确定重大专项的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地方经济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目标明确,在近期能取得突破,对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带动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切合市情,财力能够承受。重大专项的实施,根据我市发展需求和实施条件的成熟度,逐项论证启动,并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

  (一)动植物良种创新

  良种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资料统计和分析证明,在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的诸项农业技术措施中,优良品种的贡献率占30%以上。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迫切需要加大动植物良种创新力度。

  重点研究水稻、玉米、油菜、柑橘、蔬菜、甘薯、特色花卉、桑蚕、饲料作物、绿肥、新型能源植物和猪、牛、羊、经济鱼类等畜禽及特种经济动物的新品种选育和新材料创制。研究主要动植物重要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建立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和规模化制种三大技术体系以及新品种的中试和区域示范基地。

  到2020年,通过动植物良种创新技术攻关,创造繁育30个以上优质高效新品种,新品种普及率达95%以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5%以上,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二)农产品生产安全与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紧紧围绕“三百工程”,选择优势突出、产业化程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柑橘、水稻、玉米、草食牲畜、优质肉猪等主要农产品为重点研究对象,解决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我市农产品商品性、安全性,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重点研究农产品生产环境评价与调控,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安全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主要农畜水产品中农药残留、抗生素和重金属等快速、方便检测,畜禽规模化养殖和疫病控制,主要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精准农业及农业信息支撑技术等。

  到2020年,建立完善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和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体系,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比例不到30%,初级品与加工品消费比例为8∶2,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2∶1,农产品深加工整体上还处于技术水平低的初级加工阶段。围绕我市优势农产品资源及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的实施,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开发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重点研究肉类食品、乳制品保鲜与深加工,粮食、油菜、柑橘等主要大宗农产品精深加工,优质特色调味料加工,榨菜、叶、花椒、魔芋、辣椒、竹笋等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与监测,功能性食品和休闲食品开发,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农产品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重要功能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和微生物发酵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到2020年,通过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攻关,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农产品加工率达到8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初级农产品产值的比例达到3∶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汽车摩托车及关键零部件

  汽车摩托车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在未来发展中,汽车摩托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突破汽车摩托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关键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市汽车摩托车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汽车摩托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研究开发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汽车摩托车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与在线检测设备,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关键技术,代用燃料汽车发动机技术,小排量、高性能、低油耗汽车发动机技术,低噪声、低排放摩托车关键技术,大排量摩托车、踏板车开发技术,车身轻量化技术,全自动激光快速成形技术。

  到2020年,在汽车、摩托车的安全、环保与节能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乘用车自主开发车身技术和底盘技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汽车摩托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为建设“中国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提供技术支撑。

  (五)成套装备制造

  重大成套装备是工业化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基础。我市装备制造业表现为“三有三缺”的现象,即有规模,缺实力;有数量,缺巨人;有单机,缺成套。实现重大成套装备的自主研发,对提高我市制造业产品档次,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点研究开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及网络化仪器仪表及传感器,大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基于厚膜工艺和低温共烧陶瓷工艺的专用厚膜集成电路。研究开发高精、高速、智能、环保、复合型数控设备,大型输变电设备,新型能源设备,内燃机,船舶及配套产品,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环境保护成套装备等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品,高水平电主轴等关键功能部件及重要配套零部件制造技术及产品,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模具等大型结构件关键技术及产品。

  到2020年,装备制造主要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展一批重大成套装备制造的骨干企业,成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仪器仪表研发及生产基地。

  (六)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新一代功能材料

  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新一代功能材料是支撑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研发和制备高性能结构材料和新一代功能材料,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制备技术及成套先进工艺,对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重点研究高品质镁合金产业化及应用技术,高精度和大规格铝材加工技术,新型钢的开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金属纳米结构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高性能永磁和软磁材料及器件的制备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及元件的制备技术,化工新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制备技术。

  到2020年,在新材料研发与制备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开发体系,成为特色鲜明的新一代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研发与产业基地。

  (七)应用软件

  软件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其市场需求量巨大。我市软件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规模的软件企业和有影响力的软件产品极少。研究开发应用软件,对促进我市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升软件产品质量,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重点研发高可信软件集成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软件中间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挖掘技术,网络游戏引擎技术等应用软件核心技术。重点开发应用于仪器仪表、通信、汽车电子、数字医疗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商务智能软件,数字娱乐、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电子政务等应用软件产品。

  到2020年,建立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培育一批软件开发企业,形成应用软件产业基地和产业群,成为国家重要的软件产业化基地。

  (八)新型电子元器件及产品

  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是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目前我市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生产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层次较低。加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研发,对推动我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重点研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及工艺,数字、模拟与混合集成电路等技术。重点开发表面贴装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敏感元器件、传感器、通用/专用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终端和数字化家电等产品。

  到2020年,在电子元器件开发及产业化方面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光电子、微电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基地。

  (九)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制造业信息化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是提升产品设计、制造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措施。加强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推动我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开发数字化设计与产品协同开发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工艺设计技术,制造执行技术与数字化制造技术,建立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设计与制造平台,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企业信息化支持与服务平台,建立中介服务支撑系统,在主要行业领域推广应用数字化设计、管理、制造等信息化应用集成技术。

  到2020年,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管理、生产装备应用微电子和数控技术比重分别达到85%、75%和70%,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基地。

  (十)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

  新药创制是支撑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市化学药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生物医药产业未形成规模,中药现代化程度不高,已严重制约我市医药产业的发展。加强新药创制,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对加快医药产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开发治疗艾滋病、癌症、肝炎、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和精神类及代谢性疾病药物,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试剂,疾病预防药物及疫苗制品,新型给药系统,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创新性蛋白药物,干细胞工程产品,新型制剂关键技术,医药制备发酵工艺,名贵珍稀中药资源保护技术,道地中药材的品质改良及加工,中药新药,中药有效成分筛选、分离与生产工艺,中药新剂型及其新型辅料,中药药效与安全性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价方法与标准技术等。

  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新药创制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一批符合glp标准的临床试验基地和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壮大青蒿、黄连等特色中药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医药企业集团,成为重要的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研发及生产基地。

  (十一)新型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90%以上依赖进口。我市在超声治疗设备、血液净化系统等方面已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加强新型医疗器械的研究开发,对做大医疗器械产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开发超声治疗技术及设备,现代数字医疗技术及设备,多功能多参数血液净化系统,远程医疗控制技术及系统,小型化移动式医疗服务设备,生物mems器件及系统,疾病快速诊断及药物控制传感器,陡电脉冲医学治疗仪器及设备,激光治疗技术及设备,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及系统,优生优育与生殖健康器械,组织工程技术及医用材料。

  到2020年,建成现代数字医疗器械自主设计制造研发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品牌和骨干企业。

  (十二)节能照明

  半导体照明(简称led)具有传统照明不可比拟的优势,led光源比白炽灯节电80%、比荧光灯节电50%,而寿命比白炽灯长20~30倍、比荧光灯长10倍,是“二十一世纪新光源”。开展节能照明技术研究,对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照明光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开发led器件材料及功率封装技术、led散热技术、白光led技术及产品、led光源的专用驱动、控制电路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开发大功率高亮度led光源、平面矩阵式led光源、汽车摩托车led灯具、城市景观led灯具和交通信号灯等产品。

  到2020年,led照明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培育一批led生产骨干企业,成为led照明产业重要基地。

  (十三)天然气、煤层气综合利用

  天然气、煤层气是我市的优势资源和清洁能源,天然气已广泛用于化工、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但我市天然气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多数为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附加值低,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煤层气除少部分民用外,多数抽放排空。加强天然气、煤层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对做大做强我市天然气化工产业和开发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天然气、煤层气净化、集输与安全控制技术,开发天然气高吸附材料、甲醇、醋酸、乙炔、二甲醚、氢氰酸等产品的高效低成本生产工艺,天然气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新催化剂、新工艺一体化技术,费托合成液体燃料,天然气氧化耦联直接制乙烯,天然气制芳烃及其他含氧有机化工材料,盐气化工精深加工,枯井储气及调峰等技术。开发煤层气高效抽放技术,煤层气高效净化浓缩技术,煤层气—煤矸石混合燃烧发电技术等。

  到2020年,形成沿江天然气化工产业带,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化工产品研发及生产基地,使煤层气成为我市重要的接替能源。

  (十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修复

  三峡库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和生态脆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严重,次级河流富营养化进程加速,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库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了刚性制约。有效防治三峡库区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系统,对改善库区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重点研究三峡库区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及流域污染综合控制,三峡水域消落带综合治理与库岸防护,库区次级河流水污染生态工程治理与富营养化防治,船舶污染控制,水质安全保障预警系统,水环境疾病和有毒有害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防治,城市径流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库区环境灾害风险评判、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库区及流域生态环境修复等关键技术与设备。

  到2020年,建成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掌握一批监测、控制和改善库区环境质量和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保障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五)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

  废弃物资源化是缓解资源短缺矛盾、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市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废弃物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不高。每年可综合利用而未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20多亿元。开展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对有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开发粉煤灰、煤矸石、化工废渣、冶金废渣等大宗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物资、废家电、废电子产品等分类回收再利用技术,废塑料再生利用成套设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城市建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及成套装备,危险废弃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利用与处理技术。

  到2020年,建成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大宗工业、建筑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的综合利用率,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十六)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与灾害防治

  我市地质结构复杂,城市建筑密度大,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多,对抗灾害能力要求高;地处山岭重丘区,隧道和桥梁多,安全保障任务重;库岸、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急需提供技术保证。三峡水库建成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特别是矿山、交通等安全生产对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安全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对保障生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研究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管网安全保障,城市人口稠密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安全监测与处治;大型水工建筑物安全诊断与处治;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行车安全保障系统,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成套技术;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发生规律及预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新技术;矿井瓦斯、突水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化工安全生产及灾害预警、防控技术。

  到2020年,形成较强的减灾防灾综合能力,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形成较为完备的快速处置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五、重点应用基础研究专题

  在我市具有一定优势基础的学科领域,遴选和实施一批重点应用基础研究专题,支持科学家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目标,继续保持我市优势学科在国际国内的领先地位。

  (一)家蚕功能基因组及桑树新材料创制

  主要研究方向:鉴定家蚕性别决定调节基因,家蚕变态发育调节基因,家蚕抗病基因,家蚕丝蛋白合成关键基因;家蚕关键基因的遗传改造与素材创新;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制药技术,丝蛋白生物材料,高强度和功能性特殊丝纤维等新技术;鳞翅目特异功能基因,农林害虫致死和遗传不育等新型防治技术;桑树多倍体新材料的创制,桑树功能物质研究,果园型多倍体桑树的组织培养。

  (二)柑桔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育种

  主要研究方向:利用基因芯片、反向遗传法等功能基因组技术发掘柑桔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新基因及功能,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寻找新一代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等分子标记;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获得的特异表达基因和新一代分子标记加以利用,创造特异新种质,培育“超级”柑桔新品种;紫色土柑桔砧木铁代谢机理研究,创制耐缺铁柑桔砧木新品系。

  (三)猪重要功能基因及育种新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猪种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定位及功能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生物新技术与常规育种等技术,进行猪新品种(系)选育;猪抗病育种技术研究;猪肉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营养调控研究;猪的数字化及精细养殖技术研究。

  (四)动力传动

  主要研究方向:大型齿轮箱的齿轮—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优化理论研究,大型箱体零件高速高精密加工技术研究,高性能增压器高速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增压器气动性能、可靠性、匹配和质量控制理论研究,机械传动系统润滑密封和状态监测技术研究,大型轴瓦、气阀、液压件设计及精密制造技术研究,非金属材料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理论及高精度加工技术研究,机械系统的计算机控制、检测理论及技术研究,非接触自动化测量技术研究,大型机械传动系统实验评价理论及体系的研究。

  (五)镁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机理

  主要研究方向:镁合金熔体纯净化与凝固组织控制,镁合金非平衡凝固与双辊连铸薄带基础研究,镁合金变形机制与铸造成形技术研究,镁合金强韧化机理及组织设计与控制研究,镁合金腐蚀机理及高保护性防护层研究,稀土镁合金产业化设计与组织性能研究,镁钪合金、镁锶合金等的耐热机理研究。

  (六)网络与信息安全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信息过滤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网络入侵检测与防护技术及方法研究,计算机犯罪证据获取技术与方法研究,基于小波和数字混沌理论的研究,信息隐藏与信息传输系统风险分析理论研究,信息传输系统安全结构与仿真理论研究。

  (七)医药生物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严重创伤早期内源性抗损伤反应的启动机制和调控作用,严重创伤后天然免疫功能紊乱的分子机制与感染易患性研究,重要组织修复障碍的机制与重度脑创伤救治研究,成体干细胞对创伤修复研究。数字医疗创新设计方法及技术研究,医用材料设计制备新原理、新工艺以及结构性能、组织相容性、安全性研究,生殖细胞发生、成熟与受精,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评价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药物作用机制和新药设计的基础研究,以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及药物作用靶点为主要目标的临床功能基因组学、疾病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础研究,重大疾病易感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常见肿瘤的病理学研究,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研究,高内含新药筛选模型研究,大宗微生物药物的菌种改良研究,以基因工程疫苗、重组及合成多肽治疗药物为特色的生物技术药物的应用基础研究。

  (八)煤矿安全

  主要研究方向:瓦斯(煤尘)爆炸动力学演化及多相耦合效应,巷道网络条件下瓦斯煤尘爆炸传播机制,瓦斯煤尘爆炸破坏机理及防治技术基础,抑爆剂(水、岩粉、灭火剂)抑制瓦斯爆炸机理,煤矿瓦斯灾害的地质构造作用机理规律,含瓦斯煤体物理力学特性及本构关系,采动裂隙场时空演化与瓦斯流动场耦合效应,煤岩瓦斯动力灾害的动力学演化机理,煤岩动力灾害演化过程的地球物理响应,煤矿采场来压规律及探测技术,矿井水赋存条件及探测技术基础研究,矿井有毒有害气体光电测试机理,煤矿内因火灾发生机理及控制技术,矿井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及控制机理,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价理论及技术研究。

  (九)电网安全

  主要研究方向:提高大型互联电网稳定性及控制的基础理论及方法,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在线评估和可靠性评估的理论及方法,灵活交流输电系统元器件对大电网安全性的影响及稳定控制策略,配电网的安全及故障诊断技术;交直流输电线路在复杂气候环境下的绝缘选择、防雷、接地技术,电力变压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电力电缆、高压开关等主要高压设备的绝缘在线与故障诊断的理论及技术,电力设备绝缘老化的在线评定和状态检修的理论及技术,自警式输变电设备的集成方法及技术。

  (十)水体污染过程控制与防治

  主要研究方向:三峡库区水环境分区及总量控制技术,复合污染过程叠加机制及影响,多因子富营养化发生过程机理与控制对策,次级河流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对策,库区水质安全保障预警系统关键技术。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以创新目标的实现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资源共享为重点的军民结合创新新机制,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限制盲目、重复引进,引导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的集成创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重点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抓好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一批创新产品和知名品牌,造就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二要发挥财税、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完善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考核办法,把研究开发投入作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三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市级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市级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的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对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开发项目,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四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的主体。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环境、院校为支撑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技术转移机构;引导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企业开放,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五要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立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投资机制,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六要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有效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和科技人员创办新型科技服务机构,组建网络化科技服务体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搭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2.深化高等院校科技管理改革和科研院所体制改革

  改革高等院校科研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院校建成为我市知识创新的主体和源头。鼓励高等院校建立知识创新专项资金和专兼职科研队伍,完善高校科研评估体系,将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水平、成果转化等指标纳入高等院校领导班子业绩考核重要内容。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放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高校师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文献等科技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有效机制。

  科研院所是我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必须以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为重点,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切实改变目前科研机构力量分散、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着力打造重庆市应用技术研究院、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检测中心等一批重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科研机构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三要建立科研院所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大学之间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

  3.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

  以建设军转民产业化示范基地为着力点,进一步探索军民结合促进创新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一要加强军民结合宏观统筹和协调,建立军民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军民两用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机制。在市级各类计划的安排上,要更多地体现军民结合的发展需求。二要以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应用为依托,推动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建立以资源共享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新机制。三要发挥国防科技的创新优势,引导在渝国防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地方科技力量承接国防科研和生产任务,加快建立军转民产业化基地。

  4.加强区县(自治县、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区县(自治县、市)科技工作是全市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增强区县(自治县、市)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要统筹规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大学科技园、特色工业园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产业开发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按照三大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切实增强六个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扶持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事业发展。二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面向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新机制。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要加快区县(自治县、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区域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制定政策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5.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当前我市科技宏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科技决策机制,努力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强部门之间、部门与区县(自治县、市)之间、军民之间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攻关的能力。一要建立市级各类科技计划协调机制,使部门科技决策能够在符合全市整体利益取向上统一起来。二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指标体系,改变评价过多过繁的现象,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科技项目的评审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自主创新的原则,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市级重大科技项目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建立和完善科技信用制度,强化过程监管,扩大公开化程度和知情范围。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面向市场的科研开发活动,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发挥政府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在实行对项目奖励的同时,注重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科技投入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近年来,尽管我市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与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相比,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仍显不足,2004年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93%,远低于全国1.23%的平均水平。从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必须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为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转移支付等多种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一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形成政府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政府科技投入要按照《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的要求,确保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级应用技术开发资金(原市级科技三项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应在2%以上。同时,根据市级财力情况,统筹安排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所需经费,保障重大科技专项的投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要重点加强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要调动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强化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把研发投入水平作为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工业五十强企业的重要考核指标。三要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科技创业投资机制和科技创业补偿机制,鼓励发展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基金,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提高创业投资的社会化程度。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到2020年达到2.5%以上。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政府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合理安排各类科技计划经费的比例,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

  (三)加快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科技平台是进行科技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

  研究开发平台。围绕提升相关领域学科建设水平,增强为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提供工程化、配套化技术服务的能力,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基地。重点在机械传动、创伤烧伤、家蚕基因组、超声医学、电力设备安全等优势学科领域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在清洁汽车、镁铝合金、仪器仪表、道路与交通等行业或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的发展。不断提高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并力争其中有一批能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跨行业、部门和单位进行科技资源整合,建设基于科技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科技平台,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图书文献和科技网络等资源的共享。重点建设和完善科学仪器设备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一批基础数据库及重庆科技信息网,提高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度和有效利用率。

  成果转化平台。加强科技成果中试和转化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以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大学科技园、西永微电子工业园、特色工业园、农业示范基地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服务功能。以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区县(自治县、市)和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支撑,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技术经纪、专利代理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以军转民为特色的重庆高交会的服务功能,建立一批区域性常设技术交易服务机构。

  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制定有利于促进各类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效能。

  (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智力支撑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要牢固树立“大科技、大开放、大人才”的观念,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以实施“巴渝创新人才工程”为抓手,加大以“两院”院士、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为核心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创新团队的培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在培养科技人才中的作用;重视中青年科技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

  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坚持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形成人才与项目的良性互动,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渝创新创业;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索知识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创新文化环境。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事关发展的第一资源,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充分尊重人才个性,鼓励拼搏与创新,加强人才政策和优秀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和谐共处的宽松环境;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五)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加大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实施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强化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

  加强专利保护,建立完善市区两级专利管理和保护工作体系。强化科技工作的专利导向,把专利获取和实施作为科技计划资助、科技成果认定的重要评价内容。建立专利资助制度,实施重点企业专利服务行动,发展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专利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全民专利意识,加大专利执法和调处力度。

  加大技术标准研究投入,增强技术标准工作基础,推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

  (六)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度

  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分享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

  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与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的科技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更加重视智力引进工作。积极引进国际大公司、大集团来渝设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鼓励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在国际学术活动中的影响。扩大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国内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宽渝川黔等区域科技合作的领域,加强与香港、上海等发达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科技合作层次与水平。鼓励和支持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实行高位嫁接,建立研发机构,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来渝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鼓励跨区域联合申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科技创新和科技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个重要方面,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群众科技素质,使广大群众理解科技,支持科技,参与科技,分享科技发展带来的福祉。

  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制定《重庆市市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把科学技术普及纳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重视提高农村妇女和三峡库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技探索和科技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培训。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切实加强科普场馆、科普设施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运营质量。建设和管理好重庆科技馆,充分发挥其科普阵地作用。建立科研机构、大学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将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与科普宣传紧密结合,探索科普工作的有效机制。繁荣科普创作,打造优秀科普品牌。大力培养科普专业化人才。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加强本纲要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衔接。按照轻重缓急,在“十一五”规划中做出相应部署和安排。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相关政策措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我市的相关配套政策。三是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突破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及时的、必要的调整、充实和加强。四是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区县、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方面的科技力量,分工负责、大力协同,共同推动规划纲要的组织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