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老外留学生上茶山采摘龙井茶 手工炒茶VS机器炒茶

来源: 网络 |   查看: 36829次

“西湖龙井一号”特别报道(都市快报、中国叶博物馆、西湖龙井产业协会联合主办)

洋学生采摘的西湖龙井

老炒王收了两个洋徒弟。

老炒王收了两个洋徒弟。

收徒

师父,您好

你泡的是什么

3月27日,晴。

老外留学生上山采摘龙井 手工炒VS机器炒--

在中国叶博物馆的“西湖龙井一号”手工炒马拉松大赛现场,浙江大学的两位美国留学生杰克和杰基恭恭敬敬地跪下,双手抱拳,叫了声“师父”。老杨坐在他们的面前,笑眯眯地抱拳回礼。这下子,他有了两个洋徒弟了。

老杨不知道的是,来的路上,想当他徒弟的留学生可不少。我在大巴上曾经问道:“谁想当炒王的徒弟?”车上七八个人举手表示愿意。不过,我又接着说:“炒要有耐心,学习的时间比较长,起码要一年。”听到这话,留学生在下面嘀咕,因为他们中的一些在杭州不会待很长时间,于是轻轻把手给放了下去。终于最后只剩下杰克和他女朋友杰基依然坚持地举着手。

老杨的真名叫杨暨昌(之前有报道称他杨继昌或杨纪昌,大约是笔误),是资深的炒王,也是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为了收徒弟的事情,他烦了很长时间。

“唉,现在的徒弟难找啊。”在前一天的采访中,老杨有点无奈地说。

为什么难找?因为这活苦,累,还需要耐心。

老杨摊开手掌:“看,这是今天炒烫起的水泡。干我们这行,起码需要3年的学习。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吃不消。”

关于收徒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50岁的樊生华也有同感:“炒被认为是农民干的活,没有地位,收入也不高。另外,炒有季节性,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份职业。我和老杨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既然有了这个荣誉,我们也想做点贡献。”

当天上午的活动,除了拜师,另一个是道演示。

在看炒道的整个过程中,最认真的是来自美国的詹妮佛和佐伊,两人不仅问题一个接一个,还拿出本子认真地记笔记。水要烧开,最好用玻璃杯,可以看到形和汤的颜色,泡几秒最好……佐伊认真地一一记下要点。最漫不经心的则是来自英国的阿特尔,他已在杭多年:“这个不是很难。我每年都会来这里的农家,我了解得比较清楚了。”

艺师展示完毕后,问谁有兴趣亲自尝试,佐伊第一个举起了手,一丝不苟地按照艺师指导的步骤。看着壶内漂亮的绿色汤,她很有成就感地给我们每人斟了一杯。接着是认为“不是很难”的阿特尔,他第一步洗好杯子放下水壶,就被艺师纠正:“水壶的嘴不应该朝着对面的位置,要朝向自己左边,和具形成一条直线。”从盖碗里往外倒,他又洒了不少出来。如此这般,在我们的笑声中他泡了一壶,詹妮佛还不肯放过他,喝了一口后故意扮了鬼脸:“啊,你泡的是什么。”又引来一阵笑声。

听说博的学习中心还提供道培训,每周六还有免费的知识讲座,大家纷纷商量着什么时候再一起来。

初试

没问题我要学

这恐怕是参加快报英语角活动的留学生们第一次看到现场炒。这次英语角活动,借了“西湖龙井一号”炒马拉松大赛的光。

看到一字排开的炒锅和正在忙碌的炒高手,留学生们顿时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忙不迭地拿出相机拍照,围着炒锅转了一圈,有无数的问题要问:锅子温度有多高,烫不烫?这样炒一遍就可以泡喝了吗?什么样的龙井才算好呢?

听樊生华介绍说,炒基本分“杀青”、“回潮”、“辉锅”这三大步。“杀青”时,锅温能达到300摄氏度,“辉锅”也有170多摄氏度。听到这个数字,这些年轻人发出WOW的惊叹声。他们小心地伸出手,离锅底隔着老远试温度。一个炒师傅把手掌展开,上面是厚厚的茧:“这个技术要练很久才能熟练的。不小心碰到锅,就是一个泡,所以我们手上都是茧。”只见大家纷纷把相机,对准他的手,猛拍特写。

面对这样的手艺,杰克和杰基还有信心学吗?他俩看看师傅的手,又伸出自己的手看看:“没问题,要学。”

两个洋徒弟站在老杨身边,先看着师父示范,然后怯生生地伸出手体验炒。大约是先前被那个温度数据吓了一跳,两人明显比较紧张:杰克的手一碰到锅里的叶就往回缩,根本没有先压一下的动作。老杨给他们鼓劲,看看他们实在放不开,干脆手把手地教。体验结束后,我们好奇地问杰克是不是真的很烫(记者们也都没有亲手炒过啊),他摇摇头,只碰到叶其实是不烫的,学这个很有意思。

说实话,要烫起了泡就不会有意思了。

“像我们这代人,以前炒都不戴手套,手掌手指经常会烫起水泡。其实最痛苦还不是起泡,是怎么把泡很快弄瘪。因为要不停地炒,不能等。以前,我们会用缝衣针火里烤一烤,平的穿过水泡,然后穿一根细棉线在里面,把一头留在外面。这样慢慢挤出里面的脓水,因为有了孔就不容易马上再灌脓。棉线留在里面来回抽动,也可以防止再灌脓。抽动棉线的时候那个痛啊。”樊生华回忆说。

青不是那么好采的--杰克的第二次尝试

是制作叶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是采,这个环节安排在了下午,地点是位于龙坞的白龙潭。这里是杭州山地叶有限公司(注:以下称山地公司)的场基地。

听公司总经理刘志荣说,白龙潭景区有着杭州近郊最高的山——午潮山,土壤和环境非常适合种植龙井,另外它还有一个优势:远离市区,空气质量很棒,能种出真正的有机

几位留学生从公司要来了篮子,绑在身上就兴冲冲地上山采了。

“先别急,看看叶的样子……标准的青应该一芯两叶。”山地公司技术员小李一边解释,一边从边上的树上摘下了一颗作为样品。留学生们仔细打量了一番:行,我们知道了。

看看容易,做起来很难。留学生从这一排树到那一排树,仔细寻找着标准的青。符合一芯两叶标准的青似乎很难找,偶尔发现一颗,会让他们兴奋得喊出来。

美国留学生迈克尔似乎没耐心这样一颗颗地找,他走得很远,似乎想找到一抓就有一大把青的树。“喂,你们该上这里,”此时的迈克尔已经靠近场边缘,“这里有很多青。”听他这样一喊,其他几个留学生也赶了上去。我也好奇地跟着,仔细一看,似乎和前面几排树的情况差不多。绑在留学生腰间的篮子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我的想法——20分钟的采摘,篮子里的青依旧少得可怜。

“没事,这次采不多,我们可以下次来采。”杰克小声地告诉杰基。

“下次?这里的场可不是对游客开放的,今天是因为搞活动,他们(公司)才允许我们进来的。”杰基回答。

整个采活动持续了大约半小时,留学生的收获很有限,全部加起来不超过一两,而为了这一两青,他们几个已竭尽全力。

“看来,这些青顶多只够我们泡几杯。”詹妮弗有点失望。

“泡几杯就够了。”杰克安慰说。

老实说,这些甚至不够用来“杀青”。记得杨暨昌曾说过,每次“杀青”,锅里需要放一两左右的青,至于“辉锅”,可以放二两或者三两。

虽说收获并不丰富,好歹是自己的劳动果实,留学生们把这些青带下山,等待把它们倒入锅翻炒。

离白龙潭景区不远处的一幢临时建筑内,摆放着十几台炒锅和炒机。山地公司总经理刘志荣说,这是他们特意设置的,以便人们通过体验炒过程,进一步了解龙井文化。

杰克第二次坐到了炒的位子上,略带犹豫地把手伸向锅——看来,锅的高温是他暂时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手指已经摸到了青,可手掌却一直抗拒。一边的师傅看着有点着急,催促说:“不要抓,用手掌压……”

看到这情形,我想起了樊生华之前说的炒技巧:“炒对手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手掌摊开要平,最好还能有点反翘……一般手法分压、抖、捺、抓、扣、压、磨等,有的村里还加一个甩。按一般的顺序是压、抖(实际上是一种整理)、捺、抓、压、推、扣。最后是用扣,主要是为了稳定形状。龙井比较注重色、香、味、形。”

“当心,青被甩出锅了。”边上的人提醒着杰克。杰克摇摇头,似乎在说:“这手艺真难。”

记得老杨说,14岁那年,他开始给炒师傅烧柴,18岁正式炒,到现在已经干了快52年。而樊生华从事炒也已经35年了。不知道杰克听到这些数字心里会怎么想。

手工炒?机器炒

对于老农来说,他们不太喜欢炒机。

“我没有比较过机器炒和手工炒的好坏,但我认为好的叶还是得靠手工炒。再说,用机器炒,操作的人也得先懂手工炒,否则很难控制质量。”这是老杨的想法。

樊生华的想法和老杨差不多:“机器毕竟是机器,它是按照大致程序来操作的,很多时候出来的叶干湿程度或是烘焙程度不均衡,这样其实是影响叶质量的。我们手工就可以用眼、手和感觉去调整,这样一次炒出来的所有指标都很均匀。而且在压制叶的过程中,机器依靠强力将叶子里的细胞壁弄破,那样会破坏冲泡时的香味。真正好的龙井,我觉得还是要手工炒制。”

不过,山地公司的刘志荣并不这样看,他觉得手工炒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产量太低;质量不稳定。

通常,手工炒一天的出产量不过两斤,而机器的产量是它的数倍。刘志荣说,每年,通过手工炒的极品不过数斤,价格高昂,寻常百姓消费不起。由于市场狭窄,不能帮助龙井的推广。

至于质量问题,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解决。在山地公司的包装车间,刘志荣带我们看了一些设备,如提香机(控制叶的水分)、拣梗机(分离叶中的杂质,比如一些碎屑)、分筛机(分离叶的碎片)……他特别提到氮气包装机。这种包装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包装叶的同时,注入氮气。

“这样可以保证叶的新鲜,另外,小包里可以形成一定的空间,以免叶在运输或携带过程中破碎。这样还能帮助消费者随时体验龙井原汁原味的芬芳。”

“通过机器,优质龙井的产量可以迅速提高,质量也很稳定。国外的立顿红为什么可以成为知名品牌,产量大,质量稳定是很重要的原因。而这些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不过刘志荣也强调,手工炒或机器炒只是制作方式的不同,产品还是龙井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