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喝春茶的注意事项

来源: 网络 |   查看: 27341次

  春并不是春天最好的饮,尤其是不能喝过于新鲜的绿,否则容易损伤肠胃。中医学认为,春饮花好,因为这种可散发冬天积在人体内的寒邪,浓郁的香,又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春天万物复苏,人却容易犯困,此时若沏上一杯浓郁芬芳、清香爽口的花,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有助于散发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长。

  春并不一定越新鲜越好。所谓新,是指当年春季从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叶。为求其鲜嫩,一些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这样的被称为明前;雨水节气前采的,被称为雨前。有些消费者以品新为乐,争相购买明前、雨前。其实,“叶越新鲜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并不是所有的叶都是越新鲜越好,普洱、黑就是越陈越好,而追求新鲜的叶则为绿,但即使是绿也并非需要新鲜到现采现喝。

 春、夏与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

  在我国气候条件下,除华南区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地区,树生长和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叶采制期限为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区,包括江北区、江南区和西南区,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暑、秋四季。但季节的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小满至小暑为夏,小暑至寒露为秋;有的以时间分:于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6月初至7月上名采制为的夏,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我国华南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大分明,几乎全年都有叶采制,因此,除了有春、夏和秋之分外,还有按树新梢生长先后、采制迟早,划分为头轮、二轮、三轮、四轮的。

  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每季的采制的迟早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南北差异达3-4个月。另外,即使是同一区,甚至同一块园,年与年之间,也可以因气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

  由于季不同,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季的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以绿为例,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加之,春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叶无污染,因此春,特别是早期的春,往往是一年中绿品质最佳的。所以,众多高级名绿,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前期。夏,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用使得夏中花青素、咖啡碱、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树历经春和夏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叶“味道和淡”罢了。

  对红而言,由于春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发酵困难,而夏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小,有利红发酵变红,特别是由于天气炎热,使得叶中的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干汤均显得红润,滋味也较强烈。只是由于夏中的氨基酸含量减少,对形成红的鲜爽味有一定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