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蔡建明:卅载事茶甘之如饴

来源: 网络 |   查看: 20066次

人物名片

蔡建明,1982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叶专业,高级农艺师、一级评师,县第三批、第四批优秀拔尖人才;历任县叶(支)公司副经理、安溪厂副厂长、县经济作物局副局长、业委员会副主任、果局副局长,现任县农业与果局局长。业发展规划、发展策略的制定,低产园改造、优质铁观音园建设、业万人培训、历届事活动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多次获省、市、县科技进步奖,省、市、县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本报讯 在安溪业界,提起蔡建明,几乎无人不知。蔡建明生在乡,长在乡,读的是叶专业,从事的是业工作。从1982年毕业分配到叶局开始,到如今担任县农局局长,他默默耕耘,一路见证、参与并推动我县产业发展。回忆自己30余载事人生,蔡建明觉得就像自己手中的那一杯安溪铁观音——芳香甘甜,回味无穷。

见证安溪业拾级发展

“把农业和果结合在一起的县级局,全国就只有我们安溪一个,叶对于我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蔡建明介绍,叶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988年,全县叶税收占县财政收入二分之一,占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工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对上世纪80年代我县产业而言,蔡建明印象最深的就是辉煌的“二三四。”

1982年,蔡建明一毕业就到县叶局工作。当时安溪虽是贫困县,但叶已相当出名。“安溪是全国百个年产5万担叶基地县之一”。因为叶,“安溪”被写进蔡建明所读的高校教材,蔡建明充满自豪。因为叶,1984年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到我县调研时,提出“产、供、销一条龙,科、教、推一起上,农、工、商一体化”理念,蔡建明清晰记得。

也是在1984年,叶开始由二类物资降为三类物资管理,放开上市自由买卖。安溪与建瓯、永春一起,被列入省叶进出口公司基地。1987年底,省叶进出口公司安溪支公司设立,第二年春秋广交会,蔡建明带着安溪叶首次与泉州、厦门支公司一起,参与展销。“只是了解别人的做法,根本没有交易。”由于之前我县叶主要由安溪厂、芦田厂、福前厂供给省叶进出口分公司和厦门支公司出口,我们没有自己的客户和市场就没有交易,蔡建明很是惋惜。

1989年,一两百吨安溪叶通过深圳叶进出口公司出口香港、东南亚,掀开安溪叶出口新篇章。1996年底安溪厂获得叶自营进出口权。1997年,安溪叶正式通过安溪厂直接出口,也就在那一年,蔡建明开始任职县农业与果局局长。

蔡建明担任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至今18年,这18年正是安溪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安溪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本世纪初的5%提高到近年的17.29%;叶成为全县80多万农的“金饭碗”,直营出口从无到有;安溪业的发展为全国业树立了一根标杆,对全国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2013年,县农局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蔡建明获评中国特产之乡开发建设先进工作者。

尽心尽力奉献青春

有人说是叶成就了蔡建明,在记者看来,蔡建明的成就首先缘于他对家乡叶独有的情愫。

蔡建明出生于蓬莱,父亲一直喜欢喝,伯父在大队叶队当队长。“小时候秋冬季节园管理,把家里的地瓜藤卖给叶队当有机肥,寒暑假就到叶队采赚工钱”,从小耳濡目染,蔡建明深知叶是家乡人的宝,亦知一泡好来之不易。1978年蔡建明毅然选择农学院叶专业,毕业分配时,他本有机会留校或在市里工作,怀着对铁观音特有的情感,他毅然主动要求回到生养自己的故乡——当时尚且贫穷落后的安溪,开始30年事人生。

1983年,蔡建明初出茅庐,叶单产低、品质不佳的现状令他不安。他和同事们深入大坪乡萍州村,与农一道开展低产园改造试验工作,组织、参与全县低产园改造实践。他把自己的乌龙树冠改造和培育技术方面的经验写成文章,加以推广应用,提高了全县大面积低产园的单产、品质、效益。

叶农药残留曾是困扰我县业发展的重大问题。1991年,蔡建明提出农不合理使用“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是导致叶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之后夜以继日立项攻关。1995年,蔡建明撰写的《叶农药残留量降解技术研究》课题被列入省“八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他和省、市科技人员一道,组织编写技术培训教材,亲自下乡授课,在芦田、大坪实地开展攻关工作,整整3年时间,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其成果对如今的安溪铁观音农残控制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指导作用。

蔡建明很忙,不是忙于经验理论的总结提升推广,就是泡在园里思考如何提高叶质量、产量,安溪业的持续发展是他心中最大的夙愿。“二十年前最好的铁观音一斤不过百元,如今安溪铁观音美名扬天下。”回忆二三十年在业界摸爬滚打,风雨坎坷、成功荣誉,蔡建明感慨万千,如今他可以自豪地说,他和安溪万千人一样,都为撑起安溪业大厦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他的人生如同叶一样,有苦有乐,持久回甘。

而今,为了延续业梦想,在蔡建明的建议下,女儿蔡雅娟读了与自己一样的学校一样的专业,也同样回到了乡工作,蔡建明每每叮嘱她“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点对有益的事”。2014年,团县委举办全县首届安溪铁观音十佳青年制能手大赛,蔡建明与女儿一同组织策划实施参加活动,人称“中父女军”。

与陈宗懋院士调查安溪铁观音种质资源

期待安溪业永葆生命力

蔡建明事30余载,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在抓,安溪铁观音在营销手段上较早注入文化,我县突破传统观念在产地建设中国都市场等,成就“连续六年全国重点产县第一位”荣誉,及去年全县125亿元的涉总产值。

走过辉煌的安溪铁观音时下面临转型升级,路怎么走?蔡建明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乌龙是功夫,生产、制作、营销,甚至品饮都要下功夫。”蔡建明在读书时就知道绿都可以自动化生产,唯独乌龙的制作最依赖人工、经验。他觉得乌龙品质形成的关键是“天地人种”四要素缺一不可,在抓市场营销的同时,要在园基础管理、叶制作等生产环节下功夫,比如做好园土壤改良管理等。“既重营销又重生产,才能永葆铁观音生命力。”蔡建明说。

今年,县委、县政府大力加强“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对此,蔡建明觉得,“地理标志”要有文字标准也要有实物标样。蔡建明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安溪铁观音分为五级十等,每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制作叶标样,叶收购站对样定价收购叶,农对样倒查生产制作环节,对样改进做工提高叶质量。

蔡建明曾参与《乌龙标准综合体》的起草、制订、验证和宣贯工作,对于加强安溪铁观音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管理的迫切需要感受更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溪铁观音标准》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安溪铁观音产品生产和销售,有效保护铁观音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在蔡建明看来,仅有文字的标准还不够,他期待结合文字标准的安溪铁观音等级实物标样能早日制作出来,“加强‘地标’使用管理关键在全民意识,实物标样可观可感,可更好推动引导‘按标’生产及‘认标’消费。”蔡建明说。(记者王秋霞)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