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苏茶茶树栽培

来源: 网络 |   查看: 22372次

江苏树种植技术,史无稽考。相传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温州人杨虎,率领一批温州人来到宜兴南部山区开山种。其方法是挖穴点种籽。廿世纪50年代初尚留存的园多为当时种植的,这些老园都是丛栽,每丛间距2~2.7米,甚至3米有余,行距大,空地多。每亩预计240丛,少则100多丛。行间多间种山芋、麦子、豆类等作物。树任其自然生长,树高有的超过人高,采摘十分不;有的因采摘过度,树冠矮小,产量低,亩产粗25-30公斤;有的树栽在树木行间,缺株多,产量更低。

1928年前后,纪政纲由浙江引进籽,招聘浙江(余杭)、湖南(湘江)、安徽(广德)等地叶生产能人在“茅麓公司”所在地金坛县茅麓选择土质较好的丘陵岗地发展叶生产,面积800亩。园布局为株行距1.7米×1.7米,呈棋盘式丛植,每亩种树240丛左右。这是本省最早的园设计,抗战爆发以后园荒芜。

建国之初,政府发动农进行老园改造,主要内容是移拼补密,台刈更新,退出园间作,深翻施肥。但由于习惯势力很重,收效甚微。因此,从1952年起,政府采用以新促旧的方法,以新园的建设带动老园的改造,由省农林厅负责规划和技术指导,在丘陵山区新建场,试验推广了科学规划、条播密植、扦插育苗、修剪施肥、合理采摘等技术,使江苏树栽培科学水平提高,在全国以“精细栽培”著称。

一、园规划设计

1952年,华东农林水利部拨款3万元(折新人民币),支持江苏省在宜兴筹建叶实验场。是年以川埠乡石龙山南麓、原芙蓉寺劳改农场使用的土地为场址,建设新园,面积150亩。1953年3月下旬,省农林厅组织建场工作人员抵达现场,边建房、边开荒、边播种育苗。当年拓植园42亩,育苗36亩。其种植规格:直播园行距1.5米,丛距0.3米;移植园行距1.5米,穴距0.6米~0.7米,穴0.33米见方,4只角各栽苗1株。同时对房屋、道路、排水沟、行道树等也进行了规划设计,是本省第一个整体的园规划设计。

1953年秋,省农林厅与省公安厅达成协议,在其所属芙蓉寺农场,在原种植山芋、大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土地上改种树,办成场,作为叶生产的示范推广基地。当时规划在芙蓉寺农场屏风山南麓地势平坦处,设置纵横区道和步道,把土地划分成20多区块,每块面积50亩左右。区道宽6米,步道宽5米,便于通行马车和拖拉机,道路延伸到自然沟漕,整块土地区划成棋盘状,边缘区块20~30亩不等。路边栽植杉木、苦楝等行道树。行除小块土地随地势作等高栽植外,都规划成南北向,行宽1.5米,双行单株条播,每隔10行树,在行上种梨树1行,每亩园种梨树8株,作为遮荫树。按这样的规划设计,当年11月下旬即直播园720亩,品种为祁门槠叶种。1954年秋冬继续播种祁门槠叶种园560亩,该场屏风山南麓1400余亩土地基本上按规划设计建成了新型园。这是当时本省新建的规模最大的园。

1958年,新设立的省山区经济作物局首先主持筹建宜兴阳羡场,由山区经济作物局的技术人员指导,借鉴芙蓉寺场的经验,南京林学院师生负责场地测绘设计。根据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宜粮则粮、宜、宜林则林”的原则,选择土层深厚通气、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壤酸性的地块开拓园。园划分区、片、块,合理布置道路和排灌系统,种植行道树和防护林。此后新建的宜兴红岭场、宜兴新街场在此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园路边、沟边种上行道树,选用生长快、病虫害少,材质好的杉木、檫木、苦楝等。每亩园一般种行道树20~30棵,冬季挡冷风寒潮,霜冻明显减少。夏季抗干热风,降低温度,增加园湿度。同时又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有效地改善了园生态环境。

1971年开始,南京林业大学开展了林间作园的规范设计与试验研究。先后在本校下蜀实习林场、苏州市太平果园、无锡县塘岗山场、常熟县虞山林场建立了林间作园,间作树种有湿地松、柑桔、银杏、水杉等。间作树种配置方式有:(1)等距配置。在常规园中,隔5行树栽1行树木,每亩栽树12~15棵;(2)小网格配置。每个网格3~5亩,株距3米~5米;(3)梯田园配置。一般根据间作树种的树高和坡面宽度决定配置方法,树高10米以上,可隔1~2梯栽1行;树高10米以下,每梯或隔梯栽1行,株距3米~5米。林间作改善了园生态环境条件,树生长在树木的蔽荫下,芽叶持嫩性强,叶品质好。

1988年,常熟市虞山林场在维摩山区的低产马尾松、杉木林分内对林木进行带状间伐,一般平均树高5~6米的林分,间伐带宽4米,保留林带宽5~6米。4米宽的间伐带内,种2~3垅,每垅采用双行或三行种植,带占林分总面积的40%~50%。这种配置的复合园,遮荫度适中,苗栽植成活率高,树生长旺盛,叶产量高、品质好。

由于林间作、果间作对间作树种的选择要求较高,因此,到1997年全省园大部分还是以沟渠、道路分隔田块,部分种植行道树和防护林的规划模式为主。

二、种苗繁殖

(一)采叶留种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本省新园的大发展时期,树种子奇缺,许多地方一方面继续向省外引种,一方面采取采叶留种方法自留籽,并取得了籽双丰收。1957年秋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选择了一块28年生的采叶园,面积5亩,秋停采,并深翻重施基肥,每亩施人粪5吨,过磷酸钙25公斤,翌年每亩收干52公斤,籽250公斤。1959年全省共计采收籽250吨,较1958年增长25%。这项以采叶为主,兼收籽的措施,一直沿用到至今。

(二)种子育苗

种子育苗在建国前没有先例。1953年,江苏省宜兴叶实验场在省农林厅建场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籽播种育苗。当年播种36亩,苗圃畦宽1.2米,行距0.2米,开沟播种,每亩播籽50公斤,覆土约2厘米,覆土后盖草,播后40~50天开始出苗,55~60天全部出齐,成苗率达90%以上。1954年春季移植38.6亩。籽育苗费工多,成本高,移植成活率又低,没有推广应用。

(三)扦插育苗

1955年,芙蓉场在省农林厅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进行树长枝扦插和根插试验,一般插穗长15~20厘米,在精心管理下,成活率较高。但由于插穗难取,繁殖系数低,大量繁育苗木有困难。1958年,江苏省派人到福建学习树短穗扦插育苗经验。1958~1959年,全省全面推广短穗扦插育苗,面积达12000亩,其中宜兴县就扦插苗7702亩,产苗4亿多株。在短穗扦插育苗中,宜兴县铜峰公社梅园大队成绩显著,1959年受到国务院嘉奖。短穗扦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新园的种苗,但由于大面积扦插所需插穗取自刚投产的生产园,大大影响了叶产量,所以1960年以后这种以生产园为采穗园的大规模种苗繁育方式就不再采用了。

60年代后期,随着无性系树良种的引进,短穗扦插又成为重要的育苗手段。为了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圃利用率,1977年宜兴县红岭场开始试用深秋塑料薄膜覆盖苗床的扦插方法。在生长旺盛的母本园采摘春后,夏梢留插穗,9月底、10月初剪穗扦插,用竹弓架塑料薄膜覆盖。早期光照强烈气温高时,用透光率30%左右的芦帘覆盖遮阴,并揭开畦两端薄膜通风降温,冬季气温下降后揭帘封膜保温,至第二年四月揭膜,一般12—15个月苗即可出圃,比春、夏插缩短了3—6个月。深秋薄膜覆盖扦插在全省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1981年,无锡叶研究所(现无锡市叶品种研究所)采用双层黄色塑料薄膜覆盖育苗。此法更好地满足了苗对温光和湿度的要求,减少管理人工,降低成本,避免了夏季苗日灼和冬季冻害死亡,使苗的成活率提高到92%,出圃率达72%以上。

80年代末,锡山市刘塘林场采用遮阳网取代芦帘遮荫,解决了芦帘来源日益紧张的困难,同时因遮阳网可反复利用,又降低了育苗总成本,很快在全省普遍应用。

到1997年,全省无性系树种苗繁育都采用了秋季短穗扦插,遮阳网覆盖遮荫,冬季薄膜覆盖保温方式。

(四)营养钵育苗

80年代初,针对籽直播出苗期常遇烈日干旱,苗大量死亡或因杂草丛生造成缺株断垅,给树早成园、早投产带来困难,常熟县绿山场等单位,借鉴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进行籽营养钵育苗。方法是:营养土配置后,装入两头开口的圆柱形尼龙袋中,营养土取自苗圃地中的表土,加入适量磷钾肥和水分拌和均匀使之成松软状态,中心留有播种穴,供籽播种,每袋播精选的籽1~2粒,一边播种一边将营养钵排列在苗床上,上面搭架盖上薄膜,并注意通风降温与浇水。整个苗期约3个月,一般于冬春浸种催芽的营养钵苗,到5月下旬就可移栽定植,比常规种籽育苗少一半时间,移栽不伤根,成活率在90%以上;营养钵苗根系发达,在夏季能抵抗高温干旱,当年就能分枝,第二年就可定型修剪。并且成园快、投产早。常熟县绿山场11亩三条植试验田,每亩栽1万苗左右,第三年每亩产干117公斤第四年达192.5公斤。

1988年金坛县国营茅麓场采用早秋营养钵扦插,黑色遮阳网遮荫,黄色薄膜适时封闭增温增湿,次年晚春小苗带钵移栽。该技术与同期常规短穗扦插相比,繁殖速度快1倍,成苗率达到78%左右,比常规育苗提高15%~20%,移栽成活率达85%~90%,当年平均苗高32厘米以上,经9个月的精心管理,到4月下旬苗高度达15厘米左右,就可带钵移栽,移栽时将塑料钵脱掉,以利苗根系向四周伸展。由于营养钵播种和扦插育苗费工、技术要求高,没有全面推广。

三、树种植

(一)种植方式

建国前江苏树种植十分粗放,只是利用林间空地或农用荒芜地挖穴点种籽。如《四时篡要》所载:“开坎三尺,深一尺……每坑种六、七十棵子……相去二尺种一方……。”这就是老式丛植园。老区宜兴县的丛植园一般丛距1.3米~1.7米,行距2米~2.7米,每亩120~250丛,行间多间作山芋、小麦等粮食作物,由于采摘过度,丛矮小,覆盖度只有30%~40%,叶产量极低,一般每亩只产粗25~30斤。苏州洞庭山树多数与果树间种。一般于当年采种后即进行播种,也有在第二年早春雨水至春分播种。籽一般播种在新开辟果园的梯田坎边,或果树下间隙地,无规则穴植,间作果树以枇杷、杨梅、柑桔、银杏、柿、桃、梅为主,一般穴距1.7米~2米,穴深0.3米。播种时把所挖熟泥回到穴中,填满27厘米左右,然后进行播种,每穴播种籽1饭碗,重约250克,播后覆土3~4厘米,覆土后再盖2~4厘米左右砻糠或柴灰或压石块(防鼠、保湿)。待第二年清明前后籽萌芽时把石块搬开,由于每穴播种籽较多,所以出苗齐,植株大。

建国后为使新园很快成园投产,开始改丛栽稀植为条栽密植。1953年,首先推广单行丛植,行距1.5米×1.6米,丛距23厘米~33厘米,每丛播种籽5~6粒,每亩留苗3500~5700株,这种单行丛植园通过4~5年的肥培管理和修剪,一般7~8年每亩可产干50公斤,10年以上亩产可超过100公斤,比老式丛栽园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1953~1954年,宜兴芙蓉场又率先将单行丛植改为双行单株密植,大行距1.5米,小行距0.2米,株距0.08米~0.09米,每亩播种精选籽11000粒。播种前深翻0.25~0.3米,播种行深翻0.4~0.45米,再开宽0.4米,深0.2米的播种沟,打碎土垡,每亩施土灰(火烧土)1.5吨、过磷酸钙15公斤作基肥,盖土5~6厘米,耙平后按设计密度播下籽,覆土5~6厘米,面积达1400亩,双行单株密植园五年生幼亩产即超出过50公斤。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展的新园绝大多数是单行丛植和双行单株密植园。

为了探索密植快速丰产,1975年春季,张志澄在宜兴红岭场布置种植了9.8亩多行密植园试验,其中8.8亩为单株6行,大行距1.5米,种植行宽1米,操作道宽0.5米,小行距为20厘米×33厘米。由于园群体数量增加,树冠覆盖度大,芽密度高因此表现了投产早、产量高、收益早、新芽萌发整齐、鲜叶质量好的优点。该试验地第二年亩产干19公斤,第三年亩产干76公斤,第九年达最高峰380.4公斤。1979年该场又种植140亩单株3行密植园,三年生幼单产超过77公斤,赶上七、八年生的常规园产量。密植栽培技术很快在全省推广,据统计1970~1982年全省新发展园78951亩,其中密植园38900亩,占49.3%。

由于种植密度在省内外争议很大,1982年,省农林厅组织叶技术干部15人对密植栽培方式进行了专题考察,考察结果表明,尽管密植园建园投资多,但因投产早、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高出常规园,所以在条件具备时发展速生密植园,对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建设初期资金不足、增加农收入有积极作用。考察组肯定了树密植速生是树栽培上一项重要的技术改革。

从80年代中期到1997年发展的新园多采用多株单行、单株双行和部分单株三行形式。

(二)园间作

建国前的老式丛栽园几乎全部实行间作,间作物除果树外,主要是山芋,还有玉米、大豆、花生、三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以解决山区农民自己的粮食问题。50年代初期,为了不减少粮食作物的收入,在发展新园时仍保留了幼年园的间作,但对间作作物和密度作了规定,幼年园不可间种高杆作物, 60年代初进一步明确,园中不得种植高杆大豆、爬豆、山芋、小麦、芝麻,可以种植矮杆大豆、绿豆、花生和部分中药材,并要合理安排行株距。60年代末到70年代提倡园间作绿肥作物。随着大部分园封行成园以及粮油生产土地产出率提高,80年代以后,园就很少间作了。

(三)无性系良种的栽植技术

70年代初,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扶持每年从福建、浙江等省引进大批的无性系良种苗发展新园,但由于沿用种子苗移栽法,成活率不高,有的年份因伏旱成活率仅有30%~40%,挫伤了群众发展无性系良种的积极性。1975年,无锡市大浮林果场于坡地采用低沟栽植法移栽福丁大毫无性系苗,在种植行上开深20~25厘米的种植沟,沟呈船底形,然后将苗栽在沟中,浇一次透水,上覆盖松土,使苗根颈部低于地面10~12厘米,有利于降雨和干旱时灌溉水停留沟中,保持土壤水分。当年10月检查,苗成活率达90%以上。80年代省农林厅在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的同时,也推广了坡地低沟栽植法,全省各地在应用中又根据各地情况,进一步发展为全面深翻,开好种植沟(沟深50~60厘米,宽60厘米),分层施足基肥,坡地低沟保墒定植,平地或洼地平沟防涝。句容县高庙场拓植无性系良种园115亩,移栽苗采用开好种植沟、施足基肥、选择壮苗、低沟栽植、粪水浇苗、留苗补缺等配套栽培技术,达到了一次成园。1991年农业部农业司领导来江苏视察叶生产,亲临开沟栽植现场,对这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1997年国有场大规模更新改造时,这一做法被列入“技术指南”。

四、肥培管理

(一)重施基肥

建国前,园基本不施肥。50年代园很少施基肥。1963年省农林厅印发的培训教材中提倡秋季施有机肥或有机肥加适量氮素化肥(每亩10~15公斤)作基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秋冬基肥的用量、种类大大增加。1974年10月无锡市郊区大浮林果场在两年生园的行间深翻26~27厘米,每亩施猪灰2.5吨,可可饼3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1975年12月又在行间深翻40厘米,每亩施鸡灰、猪灰、豆灰10.5吨,过磷酸钙50公斤;1976年11月,行间继续深翻30厘米,每亩施鸡灰、蚕蛹下脚1.8吨;1977年11月,行间深翻33厘米,每亩施鸡灰1.3吨。通过四年重施基肥,1977年园正式投产,1978年在特大干旱的情况下,亩产鲜叶672公斤,折干168公斤,创造全省幼龄园的高产记录。1978年在全省叶科技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介绍,从而使重施基肥的技术措施在全省推广。80年代,场普遍在秋停采后结合深翻,开沟条施腐熟饼肥(菜籽饼)每亩125公斤,磷肥40~50公斤。宜兴县阳羡场每年秋冬深翻施肥,耕深25~27厘米,每亩施菜饼或可可饼200公斤,磷肥40~50公斤,尿素10公斤作基肥。1980年投产园1470亩,产干231.5吨,平均亩产137.5公斤。90年代,进一步优化了肥料结构,基肥以饼肥和叶专用复混肥为主,数量不少于150公斤/亩,为了来年提早开采,施肥时间大大提前,改冬施为秋施,一般在9月中下旬开始,10月份施肥结束,为来年春季增产打下基础。

(二)分期追肥

50年代后期,部分园开始施用人粪尿和少量化肥作追肥,人粪尿多用在1~2年生幼龄树上。60~70年代,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高产稳产园的建设,园追肥次数和数量不断增加,一般季追肥3~4次,肥料多为碳酸氢铵或硫酸铵。宜兴川埠场(现无锡市叶研究所)在1969~1973年的五年中,每年追肥4次,即春前施催芽肥,春高峰期过后施春肥;春、夏结束后施夏、秋肥。全年亩施硫酸铵140~170斤,各次施肥数量比例为30%、25%、20%、25%。1995年以后,由于名生产大幅度增加,各地追求园早开采,因此追肥的时间、次数、种类、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催芽肥时间提前至2月底、3月初,重点施足春结束后的追肥,并且增加了有机肥和复混肥的比重,由于很少采摘夏,夏后追肥一般不施,秋结束结合基肥,适当增加速效化肥,以增强树御寒能力。

(三)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

除了根部施肥外,70年代有些场试用植物生长激素“920”、“赤霉素”等进行叶面喷施,促进芽萌发。80~90年代有些场为了提早春开采,提高春产量和品质,在春期间全面喷施叶面肥3~4次。肥料种类有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等大量元素,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钼酸铵等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等。施用浓度:大量元素为0.5%~1.0%,微量元素50~500毫克/公斤,稀土元素10~50毫克/公斤。用量以喷湿叶背为度,喷施时间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喷施期以新梢萌发至一芽一叶初展时效果最好。镇江地区科所(现无锡市叶研究所)于1982~1983年在春期喷洒浓度为1毫克/公斤三十烷醇加0.5%尿素,夏期喷洒浓度为0.5毫克/公斤三十烷醇加0.5尿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生产上没有得到大面积应用。90年代以后,有些场在芽生长期间喷洒为树专门生产的多功能复合营养液,如“T—爱农”、“LH—P农乐”、“叶素”“壮灵”、“一喷早”等。但应用面不广,未在全省形成制度。

(四)种植绿肥

60年代开始,全省推广园种绿肥,以解决幼年园肥料的不足。秋播绿肥有苕子、紫花豌豆、紫花苜蓿、蚕豆,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苕子每亩播种1~1.5公斤,紫花豌豆每亩2.5~3公斤。春播绿肥有大豆、绿豆、大叶猪屎豆、印尼绿豆等,播种期在5月,播种量每亩2~2.5公斤,绿肥作物在盛花期及时刈割埋青。70年代,宜兴一些场对已封行的园采用割草埋青的方式施用绿肥,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肥力。80年代以后,由于大面积发展新园,绿肥作物种子不足,化肥、饼肥、畜禽粪等肥源增加,园逐渐不再间作。

五、园耕翻除草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