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从古代茶诗看当时社会现状

来源: 网络 |   查看: 33929次

以上两诗相隔六、七十年,由诗中可见诗人境界之拓展,亦可由後诗感受到诗人将一己饮之快意延伸到飞天成仙,体恤苍生的仁心。

第一首诗先写叶生长的外在环境,继之以素瓷杯及一抹仙香铺陈场景,未饮、已犹醉!诗人言第一饮「涤昏寐」,第二饮「清我神」,第三饮「便得道」,此三者由浅入深,由消极的去除俗念,到积极的锐利精神,再到悟得真道,层次井然,不仅以灵活的比喻写出对於世人的醍醐之效,实际上也间接的表达了作为一个文人的终身理想,尤其是诗人诉诸毕卓、陶潜的隐世传奇,更明显呈现其自清自许的心蹟。最後两句是对崔氏的赞美语,今人观之便罢。

第二首诗不仅较前诗更富戏剧效果,甚至以入七碗的种种反应写其神效,几乎像是一帖魔咒了。罗斯福路上有一家名为「肌骨清」的餐厅,就是把这首诗里的七碗效应写在门上,以是,笔者读来倍觉亲切,哈哈大笑。诗一开始是写好之士接到同好的通风报信,急忙趁春滋味最佳之时入山,经过一片繁花似锦的山林,拜访一户山中不俗的人家,如同领受莫大的荣幸一般,接过一杯精心焙煎的,然後「不饮则已,一饮惊人」,一连七碗,乃至两腋清风习习生,飞于天,成乎仙,但不能忘却俗世众生之苦,正是王国维「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的仁心,亦是中西文人千古不已的天问。

综观两诗,可以看见诗人写的手法是素朴的,心意是诚挚的。诗中文字浅白,且层层递进的结构易於记诵,这些都有助它们流传久远,不仅为爱者所共咏,亦为非爱者所共赏。

初唐诗人刘禹锡以〈陋室铭〉闻名於世,其中有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其中虽未点出「」,但生在山中、入於清水,诗人对其亦曾有颂咏之作,兹录〈西山兰若试歌〉如下:

山僧後檐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两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盅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炎帝虽尝未辨煎,桐君有录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木兰坠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不辞缄封寄郡齌,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