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品河南茶文化

来源: 网络 |   查看: 61176次

北齐米黄釉托盏相州窑

北齐、黄绿釉香熏相州窑

中原壶—光明壶

中原壶—罗汉壶

北宋绿釉贴花执壶密县西关窑

孔相卿大师正在讲解他的钧瓷盖碗

  近年来,河南的文化日益红火,叶市场可谓风生水起,作为“南北销”的重要枢纽,再加上庞大的消费人群,吸引着各个种类、各大品牌的叶纷纷逐鹿中原,知名的具品牌也不甘示弱,都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河南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仅郑州市就有一二十家专业城,街边的馆、会所更是随处可见。

面对激烈的竞争,河南本土种和具都在不断寻找新出路,挖掘自身文化优势,“中原壶”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举办“问中原道赏钧瓷壶艺”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推动中原文化和河南陶瓷具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中原道求发展让历史与今天对话

  禹州的“中国钧瓷文化园”内,宏伟壮丽、古色古香的“天成阁”迎来了一批贵客—知名人、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研究专家、工艺美术行业人士……高朋满座,贤士云集,共同参与大河报大河收藏事业部与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孔家钧窑协办的“问中原道赏钧瓷壶艺”活动,为正在兴起的“中原具”的产业化发展出谋划策。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从唐代仙卢仝到宋徽宗《大观论》,可见唐宋时期文化的中心在河南。然而,现在的河南文化并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需要大家共同探讨—河南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有没有中原独特的饮方式?能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使本土的文化得以提升?这些都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说起具,目前市场上还是以宜兴紫砂、江西景德镇青花瓷、福建德化瓷、浙江龙泉青瓷等居多,河南本地瓷种并不是主流。其实,历史上河南窑口众多,知名的就有数十家,文化和技艺积淀深厚。主办方表示,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追寻历史,发力当下,让历史与今天对话,使古老而辉煌的河南名瓷再度以最贴近生活的具之态走进人们的生活。

  道并非艺表演老器上读出文化

  河南省宋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丰智利对于中原文化颇有研究,在他看来,唐宋是中原文化的兴盛期,仙卢仝是继陆羽之后文化的集大成者,把文化从理论上升到精神的享受;欧阳修、苏东坡等文人雅士对文化的推崇,也促使其进一步上升至“道”的高度。后来,道在日本流传发展至今,在中国却更多地停留在史料中,实际生活里的所谓“道”多是艺表演,而非生活方式。

  如今,我们需要把古代的文化精髓融入到当今的生活。丰智利建议,河南的北宋文化可以和杭州的南宋文化相互借鉴学习,“两宋”结合,也许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器为之父,水为之母”,器在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河南在器方面历史资源丰富,有钧瓷、汝瓷、绞胎瓷、开封官瓷等著名瓷种。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就带来了十几件古代器,让大家一睹它们清雅古朴的风采:北朝缶、唐代瓯、北宋绿釉执壶、金代黑边盏……这些器以河南窑口为主,无论造型还是釉色都很美,即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丝毫不觉落后呢!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墉表示,河南的钧瓷、汝瓷都有很多器,比如线条优美的斗笠盏,是很经典的器型;还有鲁山段店窑的黑釉盏、磁州窑系烧造的品种多样的器……秘书长张保庆也举例道:“现在桌上很流行的小炭炉,其实古代就有很多”,古时具的造型和装饰技艺已经非常丰富和精彩,在今天也依然值得借鉴。

  制器,先解中原符号承载中原

  回溯了古代具和文化,就该思考当今的中原道了。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张玉骉认为,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风俗习惯,会产生不同的饮方式和器具。当前,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人口的流动带来了文化生态的改变和文化需求的变化,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发展机制、创作观念和社会评价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空间需要重新调整和建构,这就给中原壶和中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在丰智利看来,中原的特点是包容、博大,各种叶、器百花齐放,这也造成了中原道缺乏自己独特的东西。“要想长期良性发展,必须突出中原特色,突出当地与相关的文化精髓,包括饮方式、文化研究、器开发等。”

  中原器是中原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从更具体的角度阐释了他对于中原道的理解:“想体现中原特色,就要用中原历史名瓷制成器,不仅包括泡的器具,还要开发香器、花器等,做成一整套席,进而做出一个大的环境,全部采用中原符号,这就是中原道的表现形式和特色。”

  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孔相卿认为,“我们有历史、有文化,更不缺技艺,但目前还需要对饮文化有更多了解。制瓷人要和文化研究者结合,使制作的器与当代人的饮方式相适应”。制瓷人首先要懂,知道人们饮需要什么样的器,才能知道怎么去做、如何做得美。毕竟,“唐煮宋点明沏泡”,正是古代不断发展的饮方式决定了不同具的出现。

  借鉴古人,也要创新未来的博物馆要放我们的东西

  以孔相卿的钧瓷具为代表的“中原壶”产业,近两三年来刚刚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仅禹州就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具企业。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禹州陶瓷局局长杨俊贤表示,近年来,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举办了两届钧瓷壶设计大赛和一届中原壶设计大赛,使钧瓷壶的设计水平不断提升,涌现了很多后起之秀;钧瓷具也成为禹州陶瓷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