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贵州黎平创新思路营建生态茶产业大格局

来源: 网络 |   查看: 18704次

“侗乡黎平好风光,上天赐给叶香。高坡云雾绿油油,侗族大歌满山岗”。这是黎平县围绕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过境,构建面向“珠三角”、营造生态业大格局,出现的新气象。

位于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的黎平,叶种植有着600多年的历史。黎平绿具有香高、味醇、色绿、形美,品质优异等特点,明清时期即作为贡,供皇宫和朝廷官员饮用。叶产业是当今黎平惠农面最广、最具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该县自1976年就开始较大规模地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关怀和支持。胡锦涛总书记任贵州省委书记时,曾亲临桂花台场进行视察和指导。贵州省委原书记钱运录、贵州省原省长王朝文,现任副省长禄智明和中国农科院专家白堃元等,曾到黎平叶基地进行考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步入21世纪,黎平县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东西移等历史性机遇,产业有了新的发展。2007年春天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叶产业发展的战略出台,“两高”建设的快速推进,黔东南州将黎平县城列为区域次中心城市,给黎平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搭建全民创业的新平台,探索加快科学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是摆在黎平县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对县情的重新剖析和深思熟虑,县决策层决定,依托比较优势,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将发展生态产业作为全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加紧打造以产业为主的有机农业大格局,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根据这一战略构想,县里提出了建设25万亩“中国侗乡绿色生态海”的奋斗目标,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产业发展鼓励政策,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新建县叶产业发展局,各相关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从而,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全县上下齐心弹奏业大发展的主旋律。

产业是一个高投入、技术性强、劳动密集型产业。黎平县通过刷新思维不断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在坚持“千家万户”种模式为主,让万千农民成为业发展主力军的同时,引导农民自愿将其荒地或耕地拿出来,以出租、承包、合资或入股的形式,流转到有头脑、有能力、有资金、有技术、懂管理的大户或公司手中,推动了新的叶基地不断涌现,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促使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加工规范化、销售批量化更上新台阶,为业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县已有业大户120多户,平均每户承包300亩,最大户达2400亩,已组建叶专业合作社28家,叶企业7家。

县委书记闵启华等领导深入乡村调研和指导,县叶局和乡村干部跋涉乡间,帮助农民调整产品结构,实行规范化清洁化生产,形成以龙井、福鼎两大系列为主的绿品种结构,全县园无性系品种占85.9%。该县在中国科所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扶持、科技支撑、社会推动”的发展模式,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等各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合理调配品种结构,该县积极引种安吉白、铁观音、黄金桂等品种,成功加工出乌龙、白、侗乡工夫红等新产品,使全县叶生产布局更加合理,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该县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旅互动,促进业旅游业共生共荣,收效良好。

目前,黎平县已建成叶7.1万亩,其中幼龄园4万亩,投产园3.1万亩。该县2008年叶总产量达1920吨,叶总产值1.34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产240吨和增收1680万元,受益农户1.2万家,助农增收7500万元,解决农村7.5万名劳力就业。全县现有叶加工企业8个,省级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4家,2009年产绿2100多吨,产值1.3亿元,涉农户1.8万户,受益12万人,帮助农民增收8000万元。已涌现雀舌、翠针、毛尖、香、白等十多个知名叶品牌,雀舌、香多次获得“中杯”、“中绿杯”金奖等殊荣。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市和美国、新加坡、非洲等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黎平县委政府自增压力趁势而上,决定调升奋斗目标:再用3年的时间,在20个乡镇扩建新园18万亩,力争农民人均建有园0.5亩至1亩,在“两高”通车前,建成25万亩高档有机园,带动9万人就业,促进农实现人均年收入6000元。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