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贵州:茶叶品牌策划与发展

来源: 网络 |   查看: 25578次

  一、都匀毛尖的历史由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都匀毛尖的历史由来

  都匀毛尖曾叫“鱼钩”、“雀舌”。原产于都匀边远山区的团山、黄河、高寨一带,分布于终年云雾缭绕的高山峡谷之间。早在明代洪武年间,团山一带已形成大片郁郁葱葱的园。后来被贬谪到都匀的朝廷刑部主事张写道:“云镇山头,远看青云密布;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到清代,团山已开设官方厂,并由地方政府首脑亲理务,生产呈现规模化趋势,成为大宗工商土特产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茅台酒一同荣获金奖,故有“北有茅台,南有毛尖”的美称。《贵州经济》一书载:民国时期,都匀著名区是清塘、黄河、团山、碗厂、龙骨力等处。三十年代末,全县年产约四万斤,在此之前产量更多。从叶质量方面来看,“以团山为最有名,曾经入贡,故有称团山贡者。”

  1956年,“鱼钩”被毛主席命名为都匀毛尖,与茅台酒、玉屏萧笛同列为贵州“三宝”。

  1964年,都匀毛尖经上海叶进出口公司试销日本,备受商界的青睐;同年,贵州省民政厅在黔南建收容安置农场。由于解放后国家把黔南划为我国名产区,黔南又以都匀毛尖最为有名,所以将农场建在今天的都匀市郊大坪镇牛场村,专门种植都匀毛尖。为扩大生产,当年9月,都匀场动员所有收容安置人员在牛场村的数千亩茅草坡和灌木丛中开荒种,到1965年冬,共建成2068亩连片园,所种品种除了来自本省的羊艾场、石阡场提供的种外,其余均为中小叶本地群体种,所产叶全部统购统销。

  1968年,原都匀场场长徐全福针对传统都匀毛尖生产加工中存在的原料混杂、干色黑、汤色发黄、加工费时等弊病,从原料分级入手,对加工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摸索,形成了杀青、揉捻、做形、提毫、烘焙五道工序的所谓“火中取宝,一气呵成”的现代都匀毛尖加工工艺,这个工艺生产的都匀毛尖呈现“三黄三绿”,即干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炒制的叶,外形条索紧细卷曲、银毫披身、色泽绿润、冲泡汤色绿黄明亮,香气清嫩,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匀齐。现代都匀毛尖得到了我国众多叶界著名专家的肯定,庄晚芳教授为此题诗一首:毛尖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罗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张大为教授也盛赞都匀毛尖:不是碧罗,胜似碧罗。香高味醇,别具一格;同时,现代都匀毛尖生产工艺极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1973年都匀毛尖作为历史名首次在广交会上参加展销,被外商抢购一空。此后,都匀毛尖在广交会上一直作为历史名与外国朋友见面,畅销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被外商誉为中上品。1982年由商业部组织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评比会上,都匀毛尖得96分,从来自全国300多个名中脱颖而出,与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铁观音、武夷岩同获“全国十大名”殊荣,成为贵州省送去的五只样中唯一入选“中国十大名”的样。

  此后都匀毛尖开始大规模种植,并在若干次国内叶评奖中获得最高荣誉,知名度、影响力、消费者认可度逐年递增。

  (二)都匀毛尖取得的辉煌成就

  都匀毛尖在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同获金奖;尤其是1982年获得中国十大名称号之后,都匀毛尖在规模、工艺、荣誉、外事活动及地方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就。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生产工艺不断改进,生产方式逐步提升

  都匀毛尖传统生产工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改进后,生产的产品于1982年获得“全国十大名”称号,这在中国十大名中是一个特例,此后在加工设备上也逐步得到改造升级,由纯手工生产逐步转向单机手工作业,再向全程机械化、标准化迈进,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在逐步提高,现代都匀毛尖生产工艺得到有效的保持并逐步完善。

  都匀毛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与提炼的过程,正是这种创新与提炼,才锻造了今天都匀毛尖精致的品质。

  多年来,黔南人在传承和保留民间精湛的都匀毛尖制作技术的同时,将炒制工艺不断创新和改进,使都匀毛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光彩照人,这一切,源于黔南人坚韧不屈、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2、都匀毛尖在国内重要事活动中多次获得最高荣誉

  由于都匀毛尖在工艺和生产方式上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铸就了都匀毛尖作为“全国十大名”的顶尖品质,在国内重要事活动中多次荣获最高奖项。继获得国际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和“全国十大名”后,都匀毛尖先后获得4次贵州省地方名(优质产品)称号,2次“中绿杯”名优绿金奖,2次“中杯”名优绿一等奖,1次“蒙顶山杯”国际名和1次“华茗杯”全国名优绿金奖,在2009年4月获得3个“中国鼎尖名”称号及1个“金牛奖”称号,2009年5月获得“中国名”金奖。

  2001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通过颁布了《都匀毛尖强制性地方标准》(DB52/433);2005年,都匀毛尖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原产地保护产品证明商标;2007年,中国叶流通协会授予都匀市“中国毛尖都”称号。

  优越的自然条件,上乘的叶品质和响亮的金字招牌,使都匀毛尖在中国文化史上牢固占据了一席之地。

  3、都匀毛尖产业迅速壮大

  都匀毛尖依托巴拿马金奖和“全国十大名”等诸多荣誉铸就的金字招牌,种植面积从1964年以前的150亩扩大到2008年的26.25万亩,产量也从130斤扩大到656万斤,价格从8元/斤上升到800—1000元/斤,年产值从0.1万元扩大到的28200万元,业总资产100000万余元,全州农民人均叶收入81.6元。产业的迅速壮大,使黔南成为中国重要的名优产区。

  4、都匀毛尖在出口和外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都匀毛尖通过贵州省和上海叶进出口公司原箱出口,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和东南亚一带,深入国外消费者好评,为我国争取外汇作出了贡献。1971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曾向周恩来总理提出用一架直升飞机换50公斤都匀毛尖,成为世上最昂贵、最奢侈的叶。多年来,都匀毛尖和贵州茅台一道在中国的外事活动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黔南,都匀毛尖一直作为贵重的高档特色礼品馈赠客人,到黔南的客人也把得到都匀毛尖当作一种最高礼遇。都匀毛尖成为贵州的一张“名片”,为宣传、推荐黔南以致贵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5、都匀毛尖生产加工技术人才大量涌现

  伴随都匀毛尖发展,黔南培养了大量的生产加工技术人才,据统计,黔南州从事都匀毛尖生产加工的中高级人才有456人,熟练加工工人有3460人,并培养了大量掌握都匀毛尖手工炒制工艺的农。

  二、都匀毛尖

品牌的基本估价及品牌建设经验

  (一)都匀毛尖品牌的基本估价

  都匀毛尖作为中国乃至国际上的重要品牌,要依托这块品牌打造产业,发展经济,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必须对都匀毛尖品牌本身有进一步的认识。对都匀毛尖的基本估价,概括起来说有四个方面:

  1、高品质与高成本并存

  都匀毛尖的品质,称得上“有口皆碑”。“在中国的绿领域,贵州绿是上上品,而在贵州绿中,都匀毛尖又是极品,是奢侈品。”这是业内人士给都匀毛尖的定位和评价,也是对都匀毛尖品质的最高褒奖。黔南高海拔、低纬度和寡日照的地理条件和明显的立体气候、肥沃土壤,具备了发展高档优质绿的优势,再加上黔南工业化程度不高,污染非常小,叶中的重金属含量低,使黔南成为名优最佳产地。专家评定毛尖的品质特点是:色泽鲜绿,外型匀整,茸毛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汤色清澈,回味甘甜,内含丰富……但是,都匀毛尖高品质的背后同时伴随的也是极高的生产成本。据了解,1市斤都匀毛尖的生产成本高达250~300元。这在叶界是绝无仅有的事。而相比之下,国内其它名的成本要低得多。有资料显示,江苏碧螺春的生产成本不超过150元,西湖龙井的成本在100元左右,而铁观音的生产成本为40元,祁门红为20元,普洱仅为15元。

  都匀毛尖的高品质和高成本并存,客观上决定了都匀毛尖的发展定位。

  2、独特的生产工艺与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并存

  都匀毛尖的手工炒制,分为杀青、揉捻、做形、提毫、烘焙五道工序,所有操作讲究“火中取宝,一气呵成”。而炒的成败全凭手感对温度的掌控。独特而又复杂的工艺,使都匀毛尖在色、香、味、形、效上与众不同,在国内绿炒制工艺中堪称一绝。造就都匀毛尖“三黄三绿”的特色,即“干绿中带黄,汤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这个独特的工艺确保了都匀毛尖在中国十大名中的地位。目前,黔南州正在着手都匀毛尖手工炒制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然而,这种独特的加工工艺却伴随着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叶机械技术的进步,都匀毛尖在杀青、揉捻、烘焙等环节已经部分实现了机械作业,但“做形”和“提毫”两道工序的机械化制作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至于在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方面推进速度比较缓慢,成为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的瓶颈。

  3、声名远播却养在深闺

  都匀毛尖在国内绿当中堪称极品,其在香气、外形、内质和口感等方面都非常优秀,在大大小小事活动中频频获奖,名声早已远扬。然而,由于规模小、产业不成形、销售理念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外界对都匀毛尖只闻其名,难见其身,都匀毛尖仍处于坐地销售的状态,长期笼罩着“藏匿深山”的神秘面纱。

  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省外批发市场缺乏竞争力,结果是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声望无法换来相应的回报,反而因成本高而无法很快拓展市场。

  4、金字招牌与产业的错位

  多年来,众多荣誉铸就了都匀毛尖这块金字招牌,这在国内叶界是少有的,在“全国十大名”中也是位列前沿。然而,都匀毛尖拥有的高品质和良好声望,与之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却严重错位,黔南产业总体上却仍处于发展期。在国内众多的叶品牌中,不是十大名的如云南普洱和四川竹叶青等早已经形成一大产业,属于十大名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也都形成了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相比之下,都匀毛尖在十大名中的经济总量位次远远靠后,和非十大名的云南普洱等品牌叶差距较大,这种状况在叶界也可以说是不多的。

  (二)都匀毛尖品牌建设经验

  都匀毛尖作为中国品牌叶,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一是品质不断提升,二是工艺不断改进,三是持续宣传推介,四是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五是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不断加强。

  三、全面提升都匀毛尖品牌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一)基本思路

  从国内外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和都匀毛尖的基本估价分析得出,都匀毛尖要做大做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运作、系统推进的基本思路。也就是说,在产业的发展中需要“三家”,即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要靠政治家谋划,靠科学家提供科技支撑,靠企业家发展,三“家”缺一不可,三“家”共同发力。让政府主导成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二)对策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扶持。首先,政府主导是都匀毛尖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都匀毛尖作为地域产品品牌,生产经营企业和单位众多,加之处于产业发展阶段,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为产业发展导航;其次是制定科学规划,都匀毛尖已明确作为黔南州重点特色优势支柱产业来培育,规划到2020年全州叶发展到100万亩,黔南成为中国最大毛尖基地;三是制定产业政策,建立投资、融资、叶技术服务和质量检测体系等一整套产业服务体系,在基地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安全检测、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服务,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强化品牌保护。都匀毛尖已经申请证明商标,制定了地方标准,这无疑为品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必须建立起品牌保护和质量监管体系,做到统一管理品牌,统一使用品牌,统一宣传和推介品牌,强化行业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品牌基础不动摇,才能保证都匀毛尖品质。

  3、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品牌质量,推动产业升级。任何一个品牌的根基都是品质,都匀毛尖也毫不例外,因此,要确保都匀毛尖这个品牌不断得到提升,必须在产业的升级换代上进行大胆探索,通过科技的强力推动,不断提升都匀毛尖的品质。

  4、系统宣传推介。宣传推介可以迅速提高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因此,在宣传推介中,利用各种媒体强势宣传、推荐毛尖,组织各叶企业参加省内外叶展销、博览会、旅游等,系统的宣传推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迅速提升毛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同时,可以扩大都匀毛尖品牌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5、建立市场网络,促进产品营销。市场需求是都匀毛尖品牌建设的内在动力,都匀毛尖产业发展要真正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营销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一方面要通过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来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资源整合,延伸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品牌,做实产业经济总量,推动产业规模扩张。都匀毛尖作为高品质、高成本的名优,产品定位应该是走中高端消费路线、品牌经营模式,用连锁经营来拓展市场。因此,要探索和创新营销模式,转变过去以关系营销为主为以市场营销为主,彻底解决销售市场化问题。

  6、标准化生产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任何一个品牌产品,必须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只有品质稳定的产品才可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品牌。也就是说,从叶的种植、加工、贮运等各个环节都要建立一整套严格控制的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

  7、文化建设。近年来,黔南州频频组织参加各种叶品牌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对都匀毛尖展开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充分挖掘都匀毛尖的特殊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毛尖品牌建设提供权威理论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