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与有机茶开发

来源: 网络 |   查看: 22931次

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和文化的兴起,人们对叶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提高。叶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又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也是南方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并成为广大山区农脱贫致富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因此,可持续发展叶生产能够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相结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极有前景的“绿色产业”。

  我国叶生产从1949年起到1999年,其总体发展趋势是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在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值得我们深思与急待重视改进的问题。针对当今新的社会形势发展,为适应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卫生保健意识,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业可持续发展,近处在国内主要区建立有机基地,研究与开发有机叶产品,为我国21世纪叶生产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

  1、我国叶生产持续发展的成就与特点

  1.1叶生产持续迅速发展

  我国叶生产发展是从1949年时的最低谷开始起步,当时产仅5.12万吨,出口2.17 万吨。由于政府重视,积极扶持叶生产,组织农垦复荒芜园13万多公顷,因地制宜地综合治理低产园20万公顷和开辟集中成片的条栽园53万公顷,同时陆续兴建300多个大型场(厂),建立了几百个商品生产基地和叶出口生产体系,促进了全国叶生产发展。前20年基本以垦复、发展及努力扩大种植面积为主,期间,园面积平均年增加7.3%,叶产量年增加5.9%。随后10年边扩大园面积,边改善园结构,提高园单产。1979年全国园种植面积达105万公顷,叶产量达27.72万吨,出口叶达到10.68万吨,分别是1950年园面积、产量和出口量的6.2倍、4.5倍和5.7倍。30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3%、11.5%和15.7%。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

  80年代后,我国园总面积基本稳定在11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增加主要靠改善园结构和提高园单产。按采摘面积计算,1990年每公顷351公斤,到1997年提高到705公斤,增加100.9%。这个时期叶生产发展成就还表现在叶加工逐步实现了机械化,至1988年机械化程度已达70%左右;全国树良种种植面积达850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扩大了叶商品范畴,发展了红碎,名优产销两旺。叶市场相继出现颗粒形、速溶、液体及各种制品,丰富了叶品类。1997年全国叶产量达61.3万吨,出口量为20.2万吨,比1980年分别增加101.8%和87%,年增长率达6%和5.1%。随着产销发展,华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逐步提高,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由1950年10.1%,提高到1996年的22.3%,同期内出口量所占比重由6.5%上升到18%。

  1.2叶出口量稳步增长

  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长期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自5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力的增强,现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贸易关系,全国叶出口总量由1950年的2万吨上升至1998年的23万吨,增长10倍多。其中1979年出口突破10万吨,1989年突破20万吨。近10年来稳定20万吨左右。叶出口量占总生产量一般为30—40%。这样大的出口份额在国内农产品中仅次于蚕茧与丝绸,为第二位。

  当前如何提高叶出口增值问题已引起各产国关注。国际市场上各产国出口的类,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均以红为主,品质稳定,卖价高,有左右红市场能力。我国是多类产国,品类丰富,适销面广,产值也高,特别是1993年后绿出口量均超过红,中国绿在世界市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叶应以绿为主,并发挥多类优势,积极诱导、培育和开拓各类的市场,既有利于扩大出口,更有利于提高创汇值。

  1.3名优产销两旺,效益显著

  我国叶产销在70年代还是产品短缺,供不应求.到80年代初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传统的产品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需求量越来越大,内销市场也由大中城市向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拓宽,人民对叶需求量快速增长,叶消费水平由1950年的每人0.1公斤上升到1998年的0.33公斤,叶年消费总量从5.1万吨增加到近40万吨,分别提高2.3倍和7倍。对叶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产区一方面恢复和扩大历史名的生产,同时又雨后春笋般地创造了一大批新名。在大宗出现效益下降,部分产品积压滞销的情况下,由于名优效益高,销路好,调动了农开发名优生产积极性。因此,近10年来全国名优出现了产销两旺局面,1997年全国名优产量10.7万吨,产值达41.2亿元,分别占全国叶总产量17.3%,占总产值48.4%。比1990年名优产量产值增加3倍和5倍,名优的产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不仅增加了农的收入,满足了市场需求,而且也有效地缓解了大宗效益下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了农生产积极性,也保证了叶总体效益的稳步提高。

  1.4科学技术促进了叶生产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叶科技对我国业生产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第一,建立种质资源库,选育树良种,推广无性系繁殖技术。1981—1984年,通过资源考察与收集,国家在云南猛海与浙江杭州分别建立二个树种质资源库。到1997年已收集保存了19个省(区)和6个国家的树种质2700余份,发现了新种与变种。全国经审(认)定的树良种达77个,其中无性系良种60个,还有一些正在区试。对树种质资源的系统鉴定,进行地方种行贿再利用。先后开展了新品种选育,树良种技术,室内保存技术与基础研究,利用良种母株上的插穗进行无性繁殖,保持良种性状,繁殖系数大,在产省建立良种繁殖示范场,加快了我国树良种工作和现代化园建设进程。

  第二、树优质高产配套农艺管理技术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南北引”试验成功,为江北区丰产创造了丰富种管经验;树种植密度和排列方式试验推广,可早投产、早收益;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围绕“树高产规律及主要技术指针研究”,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园高产规律和土、肥、水、剪、采等主要可行的技术指针,推行合理密植,改造园相,平衡营养施肥,选用良种以及机械化管理等为中心的园优质丰产综合配套技术,为我国年产万担商品生产基地和名优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三,树植保研究与综合防治技术。70年代探明我国树病虫害的种类分布,提出了我国树主要害虫种群演替规律、生活史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而短中期的树病虫害预测预报,较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与发展;在化学防治上提出20多种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超低量的喷雾法省药省水,节省防治成本。同时农业、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取得成效,近年苏云杆菌、白僵菌、昆虫病毒已在园大面积推广应用,既解决了生产中实际问题,降低成本与农残,又保障了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第四,叶生产机械化的普及应用。进入70年代后,绿初精制机械、萎凋槽和红碎机具研制成功,使大宗红绿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叶品质,增加了出口市场竞争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珠炒干机实用有效,荣获国家发明奖。近年在园管理、修剪、采机械化的研究推广,以及计算机被应用在机上的试验成功,使我国叶生产机械化又进入一新阶段,上了新台阶。

  第五,树的综合利用与基础性研究进展较快。中国农业科学院叶研究所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对籽油与饼渣的利用,以及皂素TS-80乳化剂在纤维板上应用研究效果显著。从叶提取的抗氧化剂成功并在食品及医药中应用,居界领先地位。叶研究所现各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先后开展的叶生物化学和树生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叶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树组培幼苗与细胞悬浮培养成功等许多先导技术研究,把叶科技引向深入。

  2、我国叶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正视我国叶生产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在业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除了叶“税赋较重”及“管理体制”等老问题没有解决外,当前叶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可归纳如下:

  2.1改革叶落后的生产方式,走业产业化经营路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的生产积极性,彻底扭转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叶供不应求的矛盾。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种植、加工、经营、管理非常分散造成了园基础的衰退、单产低、成本高、质量不稳定;加工分散造成了规模小、设备陈旧,资金实力弱,劳动生产率低;经营分散使得没有规模经营效益和竞争力,产品假冒制伪时有发生,叶行业缺少有实力的企业,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减弱,先进的技术、科技成果得不到应用。只有改变这种落后的叶生产方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才能提高我国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和场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手段,将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行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与统一的大市场联接起来。

实现业产业化,首先龙头企业是核心。“龙头”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千家万户,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持龙头企业要坚持以下标准:a.要求规模大,实力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高管理水平;b.要求技术水平高,有新产品开发创新能力;c.有比较强的辐射能力。

  第二、开发优势产品是关键。要以提高产品质量与降低成本为中心,不断开发和创新优势产品,树立新品牌,同时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开发系列产品,保证质量,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

  第三、建设生产基地,这是生产优势产品的基地与基础。在解决好生产责任制的前提下,对基地要特别重视和加强技术管理。首先要按照技术规范对基地园进行配套农艺技术管理,扩大良种的应用,改善生产、加工设备条件,培训人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四,加大产业化企业的科技含量。与科研部门联姻,产品要有科技含量,不断促进优新技术成果转化,这是企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五,健全服务体系。在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搞好全程技术服务工作,以保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与畅通,并从实际需要,协助制定规划,科技开发,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要有稳定而宽松的环境,使之不断壮大,保证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叶产业化实体电由“龙头企业+基地+农”共同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妥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共同发展。

  我国叶生产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生产才能上规模,经济才能有实力,产品才能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产销衔接和具有市场竞争力,以及对市场风险有承受能力。这不仅有利于面对国际市场,也有利于面对国内市场。

  2.2加强科学技术,提高业现代化水平

  A 加快良种选育与良种良法技术推广

  叶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益与无性系良种普及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的无性系良种普及率整体水平很低,只占到16%,同时良种选育与繁育手段落后,良种良法技术推广慢,直接影响了叶品质提高和叶生产发展。因此,根据当前叶生产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明确树良种目标,以品质为中心,兼顾产量的抗性,提高我国树的育种水平;另一方面应对现有树良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速繁育推广,提高我国园良种化水平,扩大良种园面积。

  B 重视叶加工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我国区的叶加工大多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建立,也有建国初期建立的厂目前仍在使用,多数厂厂房破旧,设备简陋,机械老化不配套,场地脏乱,大宗工艺粗糙,技术不规范,造成部分叶品质下降,细菌等卫生指针超标。不少欧、美叶客商也不断提出要求,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叶生产加工,除了新建的名优工厂之外,多数大宗加工工艺技术与机械设备陈旧、不配套、工艺老化的加工厂。在区逐步建立一定规模的,具有技术规范的且能连续化的大宗生产线,提高我国叶生产加工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C 节本增效,大力推进园管理机械化进程

  园管理作业主要包括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病虫防治、树修剪和采等方面,这是叶生产过程中耗用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既费时,工本又大的作业内容,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机械化管理水平较低。尽管近10年来国家农业部狠抓了采机械化技术研究与推广,特别是在浙江、福建、江苏、安徽、四川等省取得了很大成绩,可提高工效10倍以上,降低成本40%,但从全国区来看,仍处在示范和推广阶段。因此,今后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加大力度,尽快实现采、修剪等各项园管理机械化,节本增效,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水平。

  D 提倡病虫害综合治理,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叶中农药残留的控制与管理是近年叶外贸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广大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据欧洲叶委员会对1997—1998年度出口欧盟叶检测结果,我国叶农药残留检出率居各产国之首,且有相当一部分超过欧盟标准,其次是印度,越南和我国台湾省。一些叶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如欧共体和美国、日本等国都明显地扩大检验的农药种类和大幅度降低叶中的农药最高残留量(MRL)。例如,美国对三氯杀螨醇的MRL标准原为45mg/kg,1994年降为不提检出;欧共体过去对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MRL标准为3-20mg/kg,现降至0.05-0.1mg/kg,并建议在园禁止使用氰戊菊酯农药。这些对我国叶出口将构成重大威胁。

  由上述现状与问题,我国叶生产今后一方面要加强对园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监控,重视园害虫综合治理、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同时要抓住机遇,积极研究与开发“有机农业”型的有机(天然)叶,将我国叶中农药残留降低到最低标准,维护和提高我国业行业的形象。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