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水润高原气象新 我省水利建设60年发展壮歌

来源: 网络 |   查看: 22055次

大自然的深情眷顾造就了青海这个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省份,长江、黄河、澜沧江从“江河摇篮”孕育诞生,滋养着神州大地,哺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正是由于拥有“中华水塔”的先天禀赋,“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我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伴随共和国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水的故乡不断翻开新的治水篇章,一个集防治水害减灾、农田灌溉、水力发电、供水保障、生态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水利网络已经形成,水利工作在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工作在江河源头谱写出了一曲恢弘的发展壮歌。

  水利建设

  绘就人水和谐的壮丽画卷

  “水利兴则百业兴”。而在旧中国,这句至理名言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在经济萧条、民生疲弊的旧青海,简陋的水利设施破败不堪,570条渠道、74.82万亩水浇地、1座装机仅为320千瓦的水电站——这便是面积为全国第四的我省仅有的水利设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把水利建设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60年来,国家水利方针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水利已经从农业的命脉成为了工业的命脉、城市的命脉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水资源同石油、粮食资源一样成为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工作正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党和国家治水方针的统领下,青海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引大济湟枢纽工程黑泉水库建成运营、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开工、调水总干渠工程立项建设、盘道水库下闸蓄水、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石头峡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西宁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湟水河治理……重点工程建设奏响了新中国青海水利发展强音。60年来,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0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376项,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大批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生水利

  为广大群众谋福祉

  水利乃民生之基。水利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命生活生产血肉相连、息息相关,在改善民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水利工作从省情实际出发,围绕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安全大局,大力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河道(沟道)治理、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民生水利领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水库172座(含水电站水库20座)、涝池693个,万亩以上灌区80个,引水灌溉工程1545项、提灌工程1014项、机井工程1328项,草原渠(管)道工程38项,河道治理工程83项,水电站196座,村镇供水(管道)工程2278项,解决了275万人次、122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1.15千公顷,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使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的民生水利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形成了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新格局。

  生态保护

  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屏障

  我省地处三江源头,是我国大江大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在全国具有独一无二的生态战略地位。青海水利工作以节约保护好水资源这一生态环境控制性要素为主要任务,从1956年引导群众开展植树种草、修建梯田,到改革开放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黄河、长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黑河源头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坝系工程、集雨利用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西宁大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全省开展综合治理小流域324条,建设淤地坝552座,建设各类水土保持工程近2万余项,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66.61平方公里,对保护“中华水塔”这一中国绿色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之路,全省8个州(地、市)、40个县(市)已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和水保监督执法机构,制定出台了地方法律法规,规范了开发建设行为,促进了开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发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活动取得重大进展,西宁市长岭沟和互助县下沙沟被命名为国家级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进行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示范与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

  水利改革

  促进发展辟新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水利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提升,这一切成绩的取得莫不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水利部门把改革作为促进水利发展的重要手段,抓重点、带全面,水利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实施了水务一体化改革,全省县级以上政府均组建了水务局,水务一体化管理架构初步形成,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体制保障;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水利建设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初步建立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机制;在坚持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开展水利建设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通过社会融资、银行信贷、利用外资等多渠道资金兴修水利;以承包、租赁、拍卖为主要形式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全省76家国营水管单位通过改革焕发出新的活力,276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将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触角延伸到小型水利工作管理的末梢;以《水法》为中心的地方配套水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黄河入海流”,“长江东逝水”。一项项重点水利工程、民生水利工程、生态保护工程如同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在青海改革开放的滚滚潮流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哺育着三江源头的广袤土地,滋润着550多万各族群众。

  60载春华秋实,60年沧桑巨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水利工作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春天,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努力探求欠发达地区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实践中将锐意前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在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历史进程中续写新的治水篇章。

  水土保持 再造青海秀美山川

  地表松散,山高坡陡,涧沟众多,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这种地貌是青海浅山地区的代名词。然而经过青海水利人几十年的努力——如今的山在变绿、水在变清、地在变肥,人在变富,景色也更加优美。青海省水土保持工作是从1956年开始的,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56年-1982年),期间主要是群众自发的开展以植树种草、修建梯田为主的零星治理;第二阶段为稳步发展阶段(1982年-1991年),开始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第三阶段为依法综合防治阶段(1991年-2000年),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在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开展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使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逐步实现了从重工程治理向防治结合的重要转变;第四阶段为规模治理阶段(2000年以后),在开展各项治理工程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各项治理成果,进行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以规模治理带动规模效益,依法防治水土流失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投资8.9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46亿元。水利部门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66.61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324条,已初步达标验收291条,建设淤地坝552座,建设各类水土保持工程近2万余项。共开展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长江、黄河源区预防保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黑河源头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黄河水保生态、雨水集流、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各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涌现出了湟源县小高岭、民和县柴沟、湟中县大掌、大通县景阳、互助县西山、西宁市长岭沟等一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精品小流域,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树立了榜样,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增加、三减少、三改善”,即增加了基本农田、增加了粮食产量、增加了群众收入;减少了坡耕地面积、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减少了贫困人口;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带给黄河等流域诸多生态的、经济的和社会方面的效益,据粗略的宏观分析,仅“十五”期间各类完建的水土保持项目共计减少土壤流失量427.29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1953万立方米,增加林草植被面积13.94万公顷,提高植被覆盖度28%,增加粮食产量570.78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1770.96万元,流域收益人口达到36.8万人,其中9.95万人实现脱贫。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周边地区乃至下游省区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力的支持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水利工程管理改革谱写新篇章

  工程还是以前的工程,渠道还是那些渠道,但青海省基层水管单位的整体面貌如今却焕然一新:过去那种人心涣散、举步维艰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伴随着共和国60年的沧桑巨变,青海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水利工程在保障全省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支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水利基石。为了管好用好全省7376项各类水利工程,建立起适合青海省情、水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自2002年9月,国务院出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来,我省水利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周密部署、加强领导、深化措施、稳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效。

  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按照“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与省编制、财政、社保、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出台了《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明确细化了水管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时间和实施步骤,使水管体改工作有了政策保障。对“两定”“两费”测算和实施方案编制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调研、专题研究和重点突破,做到了“定岗定编”符合工程管理需要,“两费”落实有了明确渠道。按照分组管理原则,逐一理顺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责,健全管理制度,为管好用好水利国有资产、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促进工程效益发挥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全省72个水管单位定性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4个定性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落实公益性人员编制1233人、“两费”5222万元,水管单位年财政拨款增加2520万元,比改革前增加215%。水管单位基本支出按事业单位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水费收入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人员经费和工程养护经费有了正常来源渠道,改革使水管单位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

  在改革中,关注水管职工的切身利益,在科学定性定编的基础上,建立了水管单位内部良性运行机制,各地积极推行岗位职责制、全员聘用制、绩效考核制等一系列内部机制改革,水利管理人员工资由自筹变为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也由国家财政承担。后顾之忧没有了,人心齐了,干劲足了,水管职工的责任心、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大大增强,呈现出富有活力的新气象。

  通过加强《青海省万亩以上灌区、百万方以上水库工程管理单位考核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办法措施的落实,水利工程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管理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从2007年起,我省还加强了基层水管单位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省水利厅每年都从水资源费中筹措200万元资金扶持10所水管站房的维修改造,截至目前,已实现604.29万元的建设规模,16个水管站房得到更新改造,新建办公楼5752平方米,基层水管单位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在推进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步伐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牧区小型水利管理改革,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逐步形成了国有水管单位与农民用水户协会齐抓共管的水利工程管理新格局。到2008年底,全省已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276个,参与农户18.2万户,管理灌溉面积66.2万亩。

  加大了配套政策法规的制定出台,《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青海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验收办法》等法规的相继发布实施,为水管体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建立工程管理考核制度、推广典型经验,加强人员培训……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自1956年开展水文工作以来,我省水文事业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省在黄河、长江、澜沧江和内陆河四大流域设立水文站39处,其中黄河流域23处,长江流域5处,澜沧江流域2处,内陆河流域9处,基本形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水文测报体系和服务体系,特别是“十五”以来,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水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省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省水文测站大多设在海拔高、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山大谷之中,水文测站测验设施简陋,站房破败,全省13处国家重要水文站达到50年一遇测洪标准的只有1处,水文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落后的水文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青海水文事业的发展。为了切实改变水文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多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青海省水文部门本着“以人为本、多方筹集、稳步推进”的原则,累计投入1800多万元大力加强全省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到2008年底,完成全省基层水文测站的危旧站房改造12720平方米、缆道操作房207平方米、储藏室1088平方米,修建围墙4508米,院落道路硬化8390平方米,购置工作用车16辆,并给偏远测站配备了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使基层水文测站的办公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观。建成了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档案库、仪器库、培训基地为一体的三江源水文巡测基地综合办公大楼。在抓好危旧站房改造的同时,加快了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的更新步伐,在全省大力推广应用固态存储雨量计、超声波流速仪、全球定位仪、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光度仪、红外测油仪等先进仪器,建成全自动微机湍流系统1处、电动缆道5处,改善了测验手段,提高了资料精度。通过组建计算机局域网,完善水文数据库建设等措施,开发水文资料整编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程序和水文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水情数据传报信息化,确保了基本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服务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对促进青海水文事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迈出了关键的步伐。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