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一对福建“回乡知青”夫妻的茶生活

来源: 网络 |   查看: 20328次

  

  张回春和王春玲是夫妻,名字中都有“春”字。 命运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是这个“春”字,更多的是“”缘……

  一

  知晓福建武夷山的人,印象几乎就是那如诗如画的丹霞地貌,但这只是“形”,其“韵”并不为世人所深知。

  武夷山的尤为特别,生长在武夷山70平方公里内,此地土壤多是风化石,贫瘠且呈碱性,适合种植叶,但产量也不多。

  偶然的机会,武夷山岩成为了皇室贡品,并设“御园”专门制。即使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但这名声在外的武夷岩并没有改变这里人原有的贫困。

  1963年,张回春和王春玲还在童年时,就随家人从古田县迁徙来到这里,在“崇安国营场”安家落户,从此他们开始在“”的氛围里生活成长。场生活水平比当地务农的人要好一点,但只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来源,谁也说不上“爱”,还是“不爱”。

  改革开放后,张回春和王春玲虽然也有不错的职业,但更有创业的萌动,思前想后觉得“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两人都是在那种氛围里长大,对制多少有一些了解,尤其丈夫张回春曾在场各部门工作过,对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于是夫妻俩就办起了自己的厂。

  二

  武夷岩属于半发酵,大的工序有13道。但要做好这些工序,不是很容易,其中的变数无穷尽。对于开始创业的张回春王春玲夫妻,虽然能做出质量上乘的,但经营却是他们的弱项,往往只能得到微薄的利润,甚至还被拖欠货款。回忆起当初,夫妻俩都觉得那是最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并不是他们有多大勇气,而是在他们成长的年代早就见识过困难,正所谓 “曾经沧海难为水”。

  那些年,起早贪黑四处奔波成为了这个小家庭的“家常便饭”,这或许是所有创业人必须经过的“坎”,原始积累的不仅是财富,还有痛苦和失败。回想当初,夫妻俩都不愿多说,但妻子王春玲却感激丈夫在那时为家里买了一台窗式空调和一台冰箱,让她认为事业没有失败,丈夫可以依靠。

  “好人遇贵人”。张回春和王春玲不仅人好,制的也好,这引起了一位“高人”注意,于是劝说他们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打出自己的品牌。

  在“高人”的帮助下,张回春和王春玲创立“回春”牌武夷岩,之后的几年里,张回春不仅成为了武夷山非遗传承人,生意也蒸蒸日上。别人的烘焙房一年有半年空着,他们的烘焙房一年从头忙到尾。

  三

  “禅一味”,说的是做与做人是一个道理。

  即使“回春”现在已经声名远扬,张回春夫妻依然初心不改。有人想来学习制,他们都热情接待,真诚传教。有的同行生产遇到难题时向他们请教,他们都没有保留,全力支持,必要时还到现场解决。

  有人替他们担心技术会被学去,但他们从不担心。张回春觉得武夷岩是一种标准加个性的商品,而个性无法复制;王春玲做了一个比喻,她说不同的人,写同一个字,即使简单的“三横一竖”的“王”字,都不可能一样,何况武夷岩有n种变数,何况帮人也是帮己。

  也许是常年的制经历,到了这份上有自己的“宝典”,这不是繁琐的工艺或者过程,而是要有一颗与人融合、与社会融合、与自然融合的平常心,就如武夷山岩的精华在“三坑两涧”,这里的与自然处在最高的融合中,物是如此,人更是如此。

  让人信服的还有王春玲对的敏锐,多年来坚持在春期间每天都要亲口品尝初加工的毛,及时与师傅沟通存在的问题。她浅尝一口就能准确分辨出叶的品种、品质、产地、火候。更难得的是,她的等级分类标准也是“铁面无私”,这为之后的“精制”铺平道路,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市场带来诚信,这也许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四

  中国是叶大国,红、绿、白等各有千秋,而武夷山乌龙深受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尤其“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这“三坑两涧”更是中上品,这才有“大红袍是武夷岩之王”之说。

  不同于其他产地,武夷山的“三坑两涧”处于悬崖绝壁,深坑巨谷中,其中很多都是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古时称此“正岩”。正岩园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品岩韵明显。更重要的是,这里植被状态和遮阴条件好,谷底甘泉细流,夏季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这是由于环境与植被的多样性,才有了叶生长的良好条件,因此才有得天独厚优异的

  由此可见,不仅人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植物也需要自然生态的环境,排他性的生长,最终弱化的是其本身。

  或许,张回春和王春玲在有20多万人口的武夷山市里,不过是区区两人;在8万多人从事叶生产经营中,仍是区区两个,但却能将家乡的叶做到人人喜爱,这也许就是他们懂得了传统与现代、做人和做的道理。

  五

  “柴、米、油、盐、酱、醋、”是传统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那时的,不过是解乏提神保健用处,与之“粗淡饭”相对应的是一种简约生活态度。在饥饿的年代,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显低微,只有到了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叶才日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品,进而提升至社会交往的较高层次。

  张回春和王春玲经历过“粗”年代,在那个每天工资几毛钱的时候,虽然他们也种,但从来没有想过那些不起眼的,日后能有那般辉煌;农场第一任的老场长张天福能成为中国“圣”;自己也因做得一手好,而得到同行和业界的认可。

  ……

  各种叶行业的评比,张回春和王春玲都能摘冠,那是一种付出后的幸福,这不过是许多幸福中的一个。

  上世纪70年代,他们俩都是“回乡知青”,只不过张回春早两年。第一次干农活的王春玲,怎么也修不好田埂,正在着急时,张回春一声不吭地过来帮助,三下五除二地把田埂糊得光亮平整,然后一声不吭地离去。也许就是那一刻,两人的心都怦然一动,有了共鸣……

  幸福就如一般,在清静恬淡中滋养着情操,在禅悟修德中得到了智慧。(作者:林小宇 宋葵 裴质斌 刘芳 原文刊载于《福建侨报》)

( 0 B )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