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茶与婚礼

来源: 网络 |   查看: 18867次

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缔婚中应用、吸收叶或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的约定成俗和以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

男娶女嫁时,男方要用一定的彩礼把女子交换或买过来。

由于婚姻事关男女的一生幸福,所以,以大多数男女的父母来说,彩礼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更重视和更多的还是那些消灾佑福的吉祥之物。在我国各族的彩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点,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这样一段说明:“种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又聘以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从字面上看,好似只讲在婚礼中的意义,与叶的列入缔婚彩礼无关。其实,只要稍加分析,还是能够理出在婚姻礼仪中的一个发展过程的。

《七修类稿》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一部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彩礼中的叶,已非像米、酒一样,只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列选,而是赋予了封建婚姻中的“从一”意义,从而作为整个婚礼或彩礼的象征而存在了。这就是说,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经历过日常生活的“一般礼品”和代表整个婚礼、彩礼的“重要礼品”这样两个阶段。作为生活用品的列选,如《封氏闻见记》所载:古人亦饮,“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大致最迟不会迟于这本书成书的唐代中期。至于作为首要的彩礼,俗称“女子受聘”,谓之“吃”,这极有可能是宋以后的事情。因为,据查考,在唐代以前的婚礼物品中,有反映男尊女卑的东西,但没有要求妇女“从一而终”的礼品。

宋期是我国理学或道学最兴盛的时期。元朝统治者也推崇理学为“国是”,鼓吹“存天理,灭人欲”,所以,要求妇女嫁夫、“从一而终”的道德观,不会是宋朝以前,很可能是南宋和元朝这个阶段,由道学者们倡导出来的。我国古代种,如陆羽《经》所说:“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由于当时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般认为树不宜移栽,故大多采用籽直播种

但是,也如《经》所说,我国古人只是认为树“植而罕茂”,并不认为树不可移植。可是,道学者们为了把“从一”思想也贯穿在婚礼之中,就把当时种采取直播的习惯说为“不可移植”,并在众多的婚礼用品中,把叶列为必不可少的首要礼物,以致使获得象征或代表整个婚礼的含义了。如今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吃”,把订婚的定金称为“金”,把彩礼称为“礼”等等,即是我国旧时婚礼的遗迹。下面,列举一些我国各族婚礼中应用叶的习俗。

订婚,也叫订亲、定亲、送定、小聘、送酒和过等等,民间称法很多,差不多一地一个说法。在旧时,订婚是确定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仪式,只有经过这一阶段,婚约才算成立。我国各地订婚的仪式相差很大,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男方都要向女家送一定的礼品,以把亲事定下来。如京津和河北一带农村,订婚也称“送小礼”;送的小礼中,除首饰、衣料和酒与食品之外,是不可少的,所以,旧时问姑娘是否订婚?也称是否“受”。送过小礼之后,过一定时间,还要送大礼(有些地方送大礼和结婚合并进行),也称“送彩礼”。大礼送的衣料、首饰、钱财比小礼多;视家境情况,多的可到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

但大礼中,不管家境如何,叶、龙凤饼、枣、花生等一些象征性礼品,也是不可缺少的。叶当然还带有“从一”的含义。女方收到男家的彩礼以后,随即也要送嫁妆和陪奁,经过这些程序以后,才算完聘。女方的嫁妆也随家庭经济条件而有多寡,但不管怎样,一对叶罐和梳妆盒是省不掉的。

叶在婚礼中作为“从一”的象征,过去主要流行于汉族中间。但是,我国多数民族,都有尚的习惯,所以,在婚礼中用为礼的风俗,也普遍流行于各个民族。如云南佤族订婚,要送三次“都帕”(订婚礼):第一次送“氏族酒”六瓶,不能多也不能少,另再送些叶、芭蕉之类,数量不限。第二次送“邻居酒”,也是六瓶,表示邻居已同意并可证明这桩婚事。第三次送“开门酒”,只一瓶,是专给姑娘母亲放在枕边晚上为女儿祈祷时喝的。云南西北纳西族称订婚为“送酒”,送酒时除送一罐酒外,还要送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云南白族订婚多数和汉族一样,礼物中少不了。如大理区洱海边西山白族“送八字”的仪式中,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中就都有。例如住在洱源的白族男女合过“八字”可以成婚的话,男方要向女家送“布一件,猪肉三块(一块带尾),火腿一只,羊一只(宰好),叶二两,银圈一个,耳环一对和现金若干,并附‘八字贴’一张”。女方把礼物收下,婚事也就算定了下来。居住在云龙的白族订婚的礼物为“衣料四包,二斤,猪肉半爿或一只腿”等。

至于迎亲或结婚仪式中用的情况,有作礼物的,但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和合”,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认亲”等仪式。所以,有的地方也直接称结婚为“吃”。汉族“吃”和订婚的以为礼一样,在这里都带有“从一”的意思;但我国其他兄弟民族结婚时赠和献,则多数只作生活中的一种礼俗。如云南大理区的白族结婚,新娘过门以后第二天,新郎、新娘早晨起来以后,先向亲戚长辈敬、敬酒,接着是拜父母、祖宗,然后夫妻共吃团圆饭,至此再撤棚宣告婚礼结束。洱源白族结婚,一般头天是迎亲,第二天正客(正式招待客人),第三天闲客(新娘拜客);新婚夫妇向客人敬是在第三天。在接见时,男方还要分别向新娘及其父母、兄弟送礼。送给新娘的礼物,主要是成亲当天新娘穿戴用的服饰;送给新娘父母的有布二件,其他主要是猪肉、羊肉和酒一类女方谢客用的食品;送给新娘弟弟的礼物为……“酒半壶,叶二两,猪肉一方”。很明显,洱源白族结婚时,叶不送新娘及其父母,只送给其弟弟,这种,在婚礼中就不具有汉族那样的特殊含义。这一点,还可举滇西北的普米族的婚俗为例。普米族嗜好叶,他们从订婚到结婚也很繁琐,订婚以后要二三年才结婚。宁浪地区的普米族结婚,还残留有古老的“抢婚”风俗。男女两家先私下商定婚期,届时仍叫姑娘外出劳动,男方派人偷偷接近姑娘,然后突然把姑娘“抢”了就走。边跑边高声大喊:“某某人家请你们去吃!”女方亲友闻声便迅速追上“夺回”姑娘,然后在家再正式举行出嫁仪式。非常清楚,这里所谓请大家“吃”,和汉族婚俗中所说的“吃”,明显不是同一回事。再如西北的裕固族,结婚第一天,只把新娘接进专设的小帐房,由女方伴新娘同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吃过酥油炒面,举行新娘进大帐房仪式。新娘进入大帐房时,要先向设在正房的佛龛敬献哈达,向婆婆敬酥油;进房仪式结束后,就转入欢庆和宴饮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向新郎赠送羊小腿的礼俗,实际是宴饮时由歌手唱歌助兴的一种活动。仪式开始,由二位歌手,一位手举带一撮毛的羊小腿,一位端一碗碗中间放一大块酥油和四块小酥油。代表大海,大块酥油代表高山,然后说唱大家喜爱的“谣答曲戈”(裕固语“羊小腿”)。这里,在裕固族的婚仪中,又只代表大海的意思。

如前所说,我国大多数民族,都嗜好饮;我国各族婚礼,五光十色,在缔婚的每一个过程中,往往都离不开用来作礼仪。所以,上面所举的例子,只是沧海一粟,如果把我国婚礼中派生的叶文化现象全部搜集起来,则将是一幅极其绚丽的历史风俗长卷。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