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的通知

来源: 网络 |   查看: 29623次

【颁布日期】2005-10-07

【实施日期】2005-10-07

【有效性】有效

【全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的通知

豫政[2005]第4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现代物流业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而兴起的新兴产业,是有效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作为“十一五”期间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避免盲目投资。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力争在重要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着力做好重大物流工程、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积极整合物流资源,搞好重点行业物流发展和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工作,推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十月七日

 

中国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

 

  为把郑州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带动全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发改运行[2004]1617号)和《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的战略机遇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意义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发展现代物流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客观需要,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是根据我省实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现代物流作为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我省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广泛应用,在区域或行业内实行共同配送成为主导,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物流业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降低,国际范围内物流业竞争日趋激烈。2003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美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日本为10.5%、法国为11.7%、中国为14.5%,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次发布,200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3%。郑州市统计局统计, 2004年郑州市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6%。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国际著名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的步伐加快,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各大中心城市在物流领域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对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良好机遇又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我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省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拓展,新兴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基本符合国家物流企业分类评估标准的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发展到270多家,其中运输型物流企业占 39%,仓储型物流企业占26%,综合型物流企业占35%;国有物流企业占39.6%,非国有物流企业占60.4%。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全省物流业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条块分割严重,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不完善,物流资源缺乏整合,运输和仓储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物流方式落后,流转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传统物流比重大,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产业集中度不高,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低。

  (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我省地处中原,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誉,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和物流业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815亿元,居全国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战略起点。省会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突出。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京广和陇海铁路、京珠和连霍高速公路、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2004年全社会货运量达2.3亿吨,货物周转量达271亿吨公里,综合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二是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对全省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三是商贸流通发展迅速。郑州现代商贸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59亿元,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位于前列,沃尔玛、家乐福、家世界等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先后入驻郑州,以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华中棉花交易市场为代表的期货和现货市场功能不断增强,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壮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正在形成。四是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物流资源丰富,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已发展到13家;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出口加工区、进口保税区等大型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集聚。这些优势条件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空间。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国内外产业转移和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把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面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省比较优势和中原城市群整体优势,以郑州现代物流枢纽建设为中心,积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全面推进物流业的改革开放,着力构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体系“三大平台”,完善优化物流网络体系,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大力整合物流资源,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努力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宏观指导,为现代物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坚持发展现代物流与改造传统物流相结合。以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逐步实现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坚持发展综合物流与发展专业物流相结合。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综合物流和专业物流发展并重,形成相互配套、共同发展的格局。

  ——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以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物流企业培育为重点,在重要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推动现代物流业整体协调发展。

  (三)战略布局

  1.构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运转的郑州中心物流枢纽,增强郑州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2.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现代物流核心圈,以物流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构建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紧密圈,发挥重要区域物流枢纽的传导作用。

  4.构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现代物流联系圈,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区域物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发展目标

  “十一五”发展目标:基本确立郑州在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地位。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内物流结点网络体系趋于完善,其他市域物流结点建设初具规模。现有物流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第三方物流得到较快发展。全省引进10家以上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培育20家左右aaa级和1~2家aaaa级以上的大型物流企业。以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全省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郑州市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3%,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6%,物流业成为推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14%以上。

  远期发展目标;2020年将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以郑州为中心,中原城市群为重点,区域物流枢纽、综合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市场为支撑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基本完善。全省培育出1~2家国际知名的aaaaa级物流企业、4~5家全国知名的aaaa级物流企业和一批 aaa级物流企业,全面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和物流活动的现代化。全省社会物流总成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居于全国先进水平,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郑州中心物流枢纽建设

  (一)郑州中心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

  加快郑州物流枢纽建设,是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巩固、发挥和提升郑州的区位优势及其在全国现代物流格局中突出地位,增强郑州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推动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

  构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要大力调整物流布局,着重抓好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及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做大做强物流企业,率先实现物流业的信息化、规范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把郑州建设成为物流设施集中、物流企业集聚、物流信息汇集、物流市场活跃的全国重要现代物流中心。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承接东部产业西进、西部资源东输,大力发展商品中转和仓储配送,巩固郑州在货物集散方面的重要地位。

  ——优化物流结点布局,加快重要物流设施建设,引导省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郑州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提高郑州在物流设施和企业集聚方面的能力。

  ——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发挥郑州在物流信息交流方面的中枢作用。

  ——积极发展流通加工,拓展物流业增值空间,增强郑州在流通加工方面的物流服务功能。

  (二)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

  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 (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代理、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重点抓好七大物流工程建设:

  1.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

  充分发挥郑州国家公路主枢纽的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现有公路物流资源,在郑汴快速通道与京珠高速公路交汇处,规划建设多功能、现代化的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主要建设由仓储配送、智能分拣、流通加工等功能区组成的大型货运中心和以信息处理与发布、自动跟踪、自动识别等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信息系统。使其成为有效衔接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覆盖全国的公路运输货物中转、集散、拆组、配置和结算中心。

  2.郑州国际航空货运中心

  加快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货运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建设步伐,规划建设海关监管仓库等仓储设施、国际快件分拨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扩建货运停机坪,完善一类口岸功能,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入国际航空、国际货代、国际快递等航空物流战略合作伙伴,多渠道组织航空货源,不断开辟国内、国际货运航线,吸引航空货运业务向我省转移,逐步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全国重要的航空货运物流中枢,发挥其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方面的重要作用。

  3.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

  在圃田投资5.4亿元新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加快站内主箱区、装卸作业区、专用线、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集装箱运输能力200万吨。科学规划周边地区的功能布局及通站道路。完成郑州铁路东站一类口岸的迁移,发挥其在拓展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业务方面的主导作用。

  4.郑州铁路零担货运中心

  加快对郑州铁路东站的作业货场、装卸、信息网络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步伐,积极开辟零担货运专线,提高集零为整、化整为零的专业作业水平,进一步发挥在全国铁路零担货运方面的中枢作用。

  5.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

  按照国家将河南中邮物流确立为“中南区域集散中心”的要求,投资3.8亿元,一期建成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两座标准化物流集散车间,二期建成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集散配送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快递物流,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中南、通达全国的现代邮政物流运输、配送、信息及资金结算体系,提高河南邮政物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和辐射能力。

  6.郑州出口加工区

  该工程规划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开发0.6平方公里,投资约10亿元,主要建设监管仓库、验货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坚持边建设边招商的原则,积极吸引出口加工企业在区内集聚,强化区内外产业联系,以产业合作促进物流业发展。适时启动二期、三期工程,进一步增强出口加工区的企业集聚功能,扩大出口贸易和国际物流规模。

  7.河南进口保税区

  利用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公共保税中心这一宝贵资源,全面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占地800多亩,在完善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尽快启动二期、三期工程,主要建设保税仓库、展示大厅及附属设施,使其具有较强的仓储、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及进出口服务功能,逐步建成集保税物流、保税交易、保税商品展示及商务服务等多功能的国际物流窗口。

  (三)优化物流资源配置

  1.调整优化物流结点布局

  加大对分散的物流资源重组整合力度,组织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管制制约的二里岗、货栈街、货运北站等地近100家物流企业及相关仓储设施向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有序迁移。按照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突破郑州现行城市规划限制,引导市区内现有部分大型批发市场和新建物流企业在京珠高速以东地区集聚发展,以物流业发展推动郑汴一体化进程。

  2.强力推进物流企业间的重组整合

  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强力推进社会物流资源整合,盘活物流资源存量;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隶属于不同部门的国有物流企业及相关企业在规划期内全部完成改组改制。

  3.完善物流结点网络

  在建设重大物流工程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的基础上,依托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区、城市组团和现有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为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和城市居民消费服务、各具特色的专业物流市场。在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烟草、建材、医药、农资、家电、文化产品等物流市场;在白沙、毛庄建设农产品物流市场;在王砦、龙湖镇、王胡砦建设消费品物流市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工业原材料及产成品物流市场;在郑花路北部建设整车及汽车零配件物流市场;依托天荣建材港建设装饰材料物流市场;依托河南科技市场建设电子产品物流市场;依托元通纺织城建设纺织品物流市场。

  (四)提升城市物流服务功能

  1.完善城市商品市场体系

  规范发展一批具有现代零售商业特征的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销售终端市场,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体系。在郑汴快速通道以南、中央大道以北、京珠高速公路以东地区,规划建设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物流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加快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市场档次,形成以全国性批发市场为龙头、地方性批发市场为基础的批发市场体系。重点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河南省粮食物流交易市场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交易规模,增强辐射能力,实现期货和现货市场协调发展。引导大型商贸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积极拓展物流业务,推进商流与物流的有机结合。

  2.大力发展新型流通方式

  以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积极推进流通方式的变革。支持思达、丹尼斯、双汇等大型连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向规范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推动大型连锁企业优化物流业务流程,积极发展统一配送,加快技术和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仓储立体化、搬运机械化、分拣自动化、配送网络化。

  3.积极发展流通加工

  以原材料精细加工、半成品组装和产成品包装、分装等流通加工为重点,依托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培育一批不同类型的流通加工企业,不断扩大流通加工规模,增强物流系统服务功能,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4.优化城市配送网络体系

  根据物流结点布局和商品运输特性,完善与城市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城市综合道路网,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实现市区货物1小时内快速送达。结合城市工商业和物流结点布局,重点构建由商贸批发、连锁零售两个层次和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产品三类产品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市域共同配送,逐步增加大型物流企业配送量占全社会物流配送量的比重和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

  (五)推进会展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

  1.积极开展物流会展

  发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和郑州贸易中心栈的作用,举办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大型物流洽谈会、博览会,积极开展物流项目推介、物流设施设备交易、物流技术交流,推动物流领域的招商引资和企业合作,提升物流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提高郑州中心物流枢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以会展业促进物流业发展

  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继续举办河南国际经贸洽谈会、郑州少林武术节等知名品牌展会,积极开办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机械、建材、轻工、食品、农产品、纺织品、文化旅游产品等专业展会,培育会展主体,创新会展机制,实行场展分离,不断提高会展质量和水平,扩大会展交易规模和效益,将郑州培育成全国重要的会展品牌城市。利用会展业产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效应,促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围绕郑州中心的结点布局和区域物流发展

  按照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的战略布局,结合我省物流通道网络和产业分布状况,构建以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为重点,以洛阳、商丘、安阳、南阳、信阳五个区域物流枢纽为支撑,以九大综合物流园区和一批专业物流市场为载体,相互协调、布局合理的结点网络体系。依托重要的物流结点,加强郑州中心、核心圈、紧密圈,联系圈之间的全面沟通与合作,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一)核心圈物流结点布局

  在中原城市群物流核心圈中,构建“物流枢纽—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市场”三级物流结点网络,形成网络体系完善、物流通道顺畅的一体化物流区域。

  1.洛阳区域物流枢纽

  洛阳是豫西中心城市,拥有航空一类口岸和铁路、公路二类口岸各一个,陇海与焦柳铁路、连霍与二广高速公路、310与 207国道在此交汇;装备制造业发达,大型工业企业集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优势突出。功能定位:发挥洛阳雄厚的工业和良好的商业优势,依托郑洛城市工业走廊,把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大型工商企业自营物流改造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设成为与郑州中心城市相衔接,带动三门峡、济源等豫西地区,辐射山西、陕西等西部地区的区域物流枢纽。

  2.核心圈综合物流园区

  按照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逐步形成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围绕郑州中心物流枢纽,在做大做强中原国际物流园区的基础上,在核心圈内重点规划建设3个综合物流园区。

  洛阳综合物流园区:在洛阳市北部规划建设以工业原材料、产成品物流和商贸物流为主,具有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分拣、配送、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新乡综合物流园区:发挥机械制造、化纤、造纸、家电、农产品等产业、产品优势,依托京广、新荷、新焦铁路和107国道、京珠、大广、济东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在新乡小店规划建设具有多种服务功能,呼应郑州、辐射周边的综合物流园区。

  漯河综合物流园区:漯河地理位置优越,是豫中南区域中心城市,交通便利,京广与漯阜铁路,107国道、京珠与洛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农产品、食品、造纸等产业优势突出。发挥商检、口岸等设施功能,将豫南口岸物流园建设成连接郑州、带动周边的豫中南综合物流园区。

  3.核心圈专业物流市场

  依托核心圈内主要的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和大型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市场。重点规划建设洛阳工业品、花卉和关林商贸物流市场;开封综合商贸和农产品物流市场;许昌生鲜食品、鄢陵花卉和禹州药材物流市场;平顶山化工和食盐物流市场;新乡生产资料、家电和农产品物流市场;漯河食品、粮食和棉花物流市场;焦作有色金属和工业原料物流市场;济源建材和化工物流市场。

  (二)紧密圈物流结点布局

  围绕郑州中心物流枢纽和现代物流核心圈,按照三级物流结点布局,形成紧密圈与核心圈相呼应、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结点网络,促进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与区域物流枢纽间货物的双向快速流动。

  1.紧密圈区域物流枢纽

  安阳区域物流枢纽:安阳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京广铁路、京珠、大广高速公路及107国道纵贯全境,是豫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冶金、电子、烟草等行业实力雄厚,安钢、安玻等全国著名企业集团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功能定位:大力发展为大型工业企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建设成为与郑州中心物流枢纽相呼应,带动鹤壁、濮阳等豫北地区,连接河北、山西,辐射山东、京津地区的区域物流枢纽。

  商丘区域物流枢纽:商丘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拥有铁路、公路两个二类口岸,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陇海与京九铁路、连霍与济广高速公路、105与310国道在此交汇,形成铁路、公路“双十字”交通要道。农产品、农资和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生产加工基地和我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商丘铁路枢纽功能,建设京九、陇海铁路连接线,整合西货站和编组站资源,争取形成一类铁路口岸。大力发展农产品、农资、工业品和建材物流,逐步建设成为与郑州中心物流枢纽相呼应,带动豫东地区,连接鲁、苏、皖等东部地区的区域物流枢纽。

  信阳区域物流枢纽:信阳与鄂、皖两省相接,京广、京九、宁西铁路和京珠、大广、上西高速公路在境内形成网状通道,内河航运可直达上海。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冶金、医药等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定位:大力发展非金属矿和特色农副产品物流,建设成为与郑州中心物流枢纽相呼应,带动豫南地区,连接湖北、安徽,辐射华东、中南地区的区域物流枢纽。

  南阳区域物流枢纽:南阳毗邻鄂、渝、陕,拥有陆路二类口岸,焦柳、宁西铁路,二广、上西、许平南高速公路在境内交织,南阳机场已开通国内多条航线;农业基础良好,是粮、棉、油、烟、食用菌主产地;酒精、水泥、中西药、纺织品、防爆电机等工业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功能定位:大力发展农产品、轻纺产品物流,建设成为与郑州中心物流枢纽相呼应,立足豫西南,辐射鄂、渝、陕的区域物流枢纽。

  2.紧密圈综合物流园区

  围绕郑州中心物流枢纽和现代物流核心圈,在紧密圈内重点规划建设5个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向园区集聚。

  安阳综合物流园区,依托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以工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物流为主,为大型工业企业服务的豫北综合物流园区。

  商丘综合物流园区:依托光彩大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陇海铁路以北、东香高速公路以西、京九铁路和310国道交汇地带,规划建设以农产品、农资、工业品为主的豫东综合物流园区。

  信阳综合物流园区:在信阳羊山新区规划建设以畜禽、水产、叶等特色农副产品为主的豫南综合物流园区。

  南阳综合物流园区:依托南阳高新区,逐步将南阳光彩大市场改建成以轻纺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物流为主,集商贸、加工、仓储配送等为一体的豫西南综合物流园区。

  三门峡综合物流园区:发挥产品资源优势,在三门峡西区,依托豫秦晋金三角商贸中心,建设形成以果品、有色金属物流为主,与洛阳区域物流枢纽相衔接,辐射秦、晋等周边地区的豫西综合物流园区。

  3.紧密圈专业物流市场

  围绕区域物流枢纽,结合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在紧密圈内重点规划建设安阳工业品和农产品物流市场;鹤壁建材和农畜产品物流市场;濮阳石油化工产品和农产品物流市场;商丘粮食、棉花、蔬菜和农资物流市场;周口农产品、医药和项城调味品物流市场;信阳叶、粮油物流市场;驻马店农产品、农资和医药物流市场;南阳大宗和特色农产品、农资产品、棉纺产品物流市场;三门峡有色金属、果品物流市场。

  (三)强化联系圈的物流合作

  充分发挥中心枢纽的主导作用和区域枢纽的补充作用,全面加强区域和国际物流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1.推进全省区域物流协调发展

  完善物流通道网络,优化物流结点布局,推动中原城市群九市联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实现中原城市群城际货物2小时内快速送达。发挥洛阳、安阳、商丘、南阳、信阳区域物流枢纽对郑州中心枢纽的补充作用和向省外周边地区扩张作用,推进市域间物流的有效衔接和全省物流业协调发展。

  2.加强省际间物流业务合作

  发挥郑州在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东输中的枢纽作用,引进来,走出去,建立沟通省内外的物流网络体系。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的产业协作,重点发展郑州与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其他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业务,特别要加快发展与重点海港城市的陆海联运业务,实现无缝连接,提高商品在郑州的中转、分拨能力,增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3.积极发展国际物流

  加快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和出口加工区、进口保税区“大通关”平台建设,建立海关监管、商品检疫等一体化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机制,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24小时”便捷通关,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积极引进联邦快递等大型物流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上寻找供应商和客户群,拓展供应和销售渠道,开拓国际物流市场,不断扩大国际物流业务规模,将郑州建成重要的国际物流结点。

  五、行业物流的发展

  重点行业和大宗产品物流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我省资源和产业产品优势,重点发展粮食、棉纺、煤炭、建材、汽车、食品、农资、邮政8类行业物流。

  (一)粮食物流

  我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物流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商品率为 50%左右,全省粮食仓储能力达1800万吨,粮食加工能力达3000万吨。整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河南省粮食物流交易市场和金鼎、金麦、金地、金粮四大粮食购销企业的物流资源,联合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和郑州商品交易所,培育大型粮食物流集团。发挥郑州商品交易所粮食期货交易对粮食的价格发现作用,引导粮食企业开展套期保值,降低经营风险,不断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以期货交易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依托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优化粮食物流结点网络布局,围绕郑州中心枢纽重点建设商丘、漯河、新乡、信阳、南阳等粮食加工中心和专业物流市场。抓住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的机遇,积极推进粮食流通方式的变革,更新原粮运输工具,完善散粮接收发放系统,实现粮食散装、散卸、散存、散运,降低粮食物流成本。依托我省主要粮食物流通道,实现与京、津、沪、粤、浙等主销区的产销对接和向华中、西南、西北地区的辐射,确立我省在黄淮海地区小麦输出通道上的主导地位和郑州在国家粮食物流运输通道中的中心枢纽地位。

  (二)棉纺物流

  我省是全国主要产棉区之一,常年棉花产量在70万吨以上,年加工能力300万吨以上。按照国家的要求,积极推进我省棉花加工业整合重组和设备更新改造,推动棉花包装方式和质检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全省棉花加工业的集约化和棉花物流的规范化。充分利用华中棉花交易市场现货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交易功能,搞好省内棉花流通和新疆棉、进口棉内地交割的综合物流服务,积极吸引国外供棉企业在进口物资保税中心开展进口棉保税物流,将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棉花物流中心。引导河南省豫棉集团、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银基商贸城等棉花流通、加工和纺织生产、经营企业,转变经营管理方式,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运营机制,通过联合与合作,有效整合系统内各类物流资源,培育大型棉花和纺织品物流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完善的区域棉花和纺织品物流体系。

  (三)煤炭物流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常年煤炭产量15000万吨,年输入输出量约 7000万吨。鼓励平煤、永煤等大型煤炭集团与省内并重点煤炭用户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体化运营。通过市场竞争优化配置物流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整合省内外煤炭生产购销企业和煤炭专业交易市场的物流资源,积极建设煤炭中转配送中心和精确配煤中心,提高省内外煤炭配送效率,承接山西、陕西等地的煤炭中转配送、流通加工等综合业务。

  (四)建材物流

  发挥我省建材生产规模大、集散能力强的优势,引导传统建材批发市场向现代物流市场转型,加快郑州天荣建材港等建材专业物流市场建设步伐,吸引浙江、广东陶瓷,山东、河北板材,青岛、大连型材等装饰装修材料在郑州集散和精致加工。引导安钢集团、郑州铝业等重点建材生产企业不断优化物流流程,更新包装运输方式,提高流通效率。鼓励建材生产、流通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整合相关物流资源,培育大型建材物流集团,进一步增强郑州对建材产品的集聚、辐射能力,扩大流通加工规模,为省内外建材生产企业提供全面、高效的物流服务。

  (五)汽车物流

  汽车工业是我省优势产业,宇通客车、郑州日产、洛阳一拖、风神轮胎、天元汽车轮毂等一批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已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发挥我省已经形成的汽车市场优势,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营销企业向综合型汽车物流企业转型,加快专业汽车及零配件物流市场和4s专营店建设步伐,逐步形成集整车展销、配件交易,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汽车销售物流体系,不断扩大我省汽车物流市场覆盖范围和销售规模。引导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与我省汽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配套合作,提供原材料采购、零部件供应、库存管理、整车运输等专业化汽车物流服务。推进我省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积极融入国际汽车及零部件采购和供货体系,规划建设郑州、焦作等大型专业汽配物流市场,开展订单处理、电子商务、统一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

  (六)食品物流

  食品工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围绕扩大食品工业的辐射范围,增强优势产业的竞争力,重点发展金苑、白象等面粉及面制品物流,双汇、华英等肉制品物流,思念、三全等速冻食品物流,三鹿、蒙牛等乳制品物流,湖滨果汁等果蔬制品物流,扩大产品辐射范围,增强企业实力,并引导企业逐步剥离物流业务,通过市场机制整合物流资源,培育大型食品物流集团,巩固我省食品加工业的优势地位。

  (七)农资物流

  我省是农资生产、消费大省,市场空间广阔。鼓励我省大型化肥、农药、种子、地膜、农机等骨干生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积极构筑一体化供应链。深化供销社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发挥点多面广、网络完善的优势,建设农资物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终端销售网点,发展连锁经营,形成完善的农资物流网络体系。覆盖到县乡,配送到农户、服务到田间。鼓励河南豫农农资、南阳惠农达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农资物流,活跃农资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八)邮政物流

  支持全省邮政系统加快邮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网络齐全、覆盖面广、信息技术先进等优势,大力发展快递物流和同城配送。引导邮政系统创新机制,改善服务,拓宽渠道,与社会物流企业加强联系和合作,积极开展服务于工商企业的仓储、配送和代收货款等业务,服务于“三农”的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连锁配送业务和农资产品、农村日用品分销配送业务。

  六、物流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规模决定整个物流业的发展水平。着力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壮大物流市场主体,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

  (一)加快改造提升企业物流

  优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自营物流在社会物流活动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完善自营物流设施与功能,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等业务流程,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自营物流系统,形成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

  鼓励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强化主业竞争力,将采购、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安彩集团、安钢集团等大型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借鉴双汇发展现代物流模式,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企业集团物流业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

  构建一体化供应链。鼓励宇通客车集团等有条件的大型工商企业建立与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间的战略联盟,构建一体化供应链,实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有机结合,强化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主导作用,统筹配置各环节资源,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供应链成员单位综合效益。

  (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加快技术改造和信息化步伐,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按照国家物流企业分类评估标准,积极兴办新的物流企业。

  发展运输型物流企业。鼓励传统运输企业加快车型结构调整,配置专用车辆,积极发展单元化运输,大力培育专业化运输物流企业,不断完善营运网络,应用车辆调度系统和运输线路优化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提高运输服务能力。

  发展仓储型物流企业。鼓励传统仓储企业加快对原有仓储设施的更新改造,根据储运货物特点,有选择地建设立体仓库、自动化仓库;冷藏仓库、恒温恒湿仓库等不同类型的新型仓库,配置高层货架、自动分拣等先进设备,应用智能库存管理技术,提高自动化作业水平。

  发展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鼓励优势物流企业完善运输、仓储设施,健全集散分拨网络、信息网络及客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多种物流服务,加强契约化管理,拓展增值服务业务,全面提高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三)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对外开放,开放批发零售领域,吸引境内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开放交通运输、仓储服务等物流相关领域,吸引境内外大型专业和综合物流企业。积极利用外资兴办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项目融资、股权转让等方式与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实行联合。以货代、快递、物流咨询等为重点,瞄准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引进步伐。

  (四)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鼓励物流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积极引进专业物流人才,强化员工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广泛应用先进物流技术与设备,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市场开发,拓展服务领域,增加运营网点和配送客户数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物流企业与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和工商企业的全面合作,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把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五)注重发展物流技术设备制造业

  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加快适用型物流软件、高新物流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引导新飞、中集华骏等大型制造企业瞄准物流市场需求,积极研发生产集装箱牵引车、冷藏车、叉车、吊车等专用车辆和托盘、集装箱起重机等物流设备,使物流设备生产行业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七、物流信息网络和综合运输网络建设

  物流信息网络和综合运输网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平台。加快信息化进程,建立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

  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在完善郑州通信枢纽的同时,借助省际和省内已有骨干传输环网,建成郑州通达全省和外省区域中心城市的高速传输网。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网络资源,推进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各电信运营公司通信网之间的无缝连接,提高网络通信速度。加快宽带接入网改造工程,形成能够满足数据及多媒体通讯需要的宽带化、数字化和综合化的接入网系统,为客户提供移动化、综合化、个性化、全方位的网络增值服务。积极发展具有开放的分布式架构,支持话音、数据、多媒体等综合业务的下一代互联网络。

  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撑。引导企业广泛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管理技术和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以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为主要内容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订单处理一体化,仓库管理智能化、货物跟踪全程化、客户查询自动化、资金结算电子化,全面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构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物流信息交换标准体系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整合各系统的物流信息资源,构建由物流公共管理信息、物流业务信息交换和行业、企业物流信息处理三个层次组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电子政务系统、行业和企业信息系统及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使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成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的神经中枢。

  (二)健全综合运输体系

  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提高货运能力。推进焦柳、京九、宁西等国铁扩能改造,打通登封至阜阳、长治至泰安、禹州至亳州等地方铁路运输通道,推进国铁、地铁全面合作。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和智能管理系统建设,改造提升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加强铁路、公路场站建设,提高货物运输和配载效率。积极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不断提升洛阳、南阳机场功能,逐步发展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适时将商丘、明港等军用机场改建为军民两用机场,发挥其在航空物流方面的补充作用。

  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大力推进多式联运,积极发展门到门运输,充分发挥铁路在粮食和煤炭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路在中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航空在鲜活易腐及高附加值货物长距离运输方面的优势,加快货物流转速度,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八、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支持政策

  1.投资政策

  设立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省政府每年安排5000万元财政预算内资金作为引导资金,采取财政贴息或补助方式,主要用于支持重大物流工程建设、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引导物流资源整合和传统物流改造提升、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市、县级政府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

  2.土地政策

  对符合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求的重点项目建设,其用于立体仓库、恒温仓库、自动化仓库和流通加工业应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其用地可使用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在农用地转用指标的分配上给予支持,供地方式按工业项目以协议方式出让。对企业利用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建设符合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的项目,经依法批准,可按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对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执行。

  3.税收政策

  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为营业税的计税基数。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交纳所得税,物流企业在省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分支机构,凡在总部领导下统一经营、统一核算,不设银行结算帐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帐簿,并与总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

  4.收费和价格政策

  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各种收费、集资、基金和罚款项目。积极推动道路、桥梁收费制度改革,整顿收费站点,凡违规设置站点,擅立收费项目,向货运车辆及物流企业乱收费的,依法予以严处。

  5.融资政策

  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积极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支持。鼓励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鼓励和引导外资、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投资物流领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6.市场准入政策

  放宽市场准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改革货运代理行政性管理,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代理、联运代理的行政性审批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加强对货运代理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改革民航货运销售代理审批制度,认真执行国家新的民航货运代理管理办法。

  (二)保障措施

  1.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各级政府和物流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吸引国内外物流管理、技术等高层次人才。支持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扩大物流专业招生规模,鼓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引导物流企业、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机构紧密结合,采取委托培养、定单培养等方式,共同实施职业培训和日常教育,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源自主开发能力和从业人员素质。

  2.建立物流业统计制度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 (试行)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2409号)精神,由省统计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抓紧研究确定我省物流业统计范围和指标体系。从2006年起,将物流业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范围,单独统计和发布。

  3.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化体系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省标准研究所、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根据国家实施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加快制定和推广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及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方面的专业标准,实现与国际物流标准接轨。

  4.优化物流市场环境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理和废止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政策规定,制定引导物流业发展的法规、规章。加强物流市场监管,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依法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按照国家《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标准,对全省物流企业进行综合等级评估,加强政府对企业的规范管理,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积极发展绿色物流

  倡导企业在生产和流通环节采用符合环保要求、可反复梯级利用的包装,逐步实现包装的模数化、集装化和多功能化。鼓励企业使用低公害车辆,建立高效的回收物流系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实施

  建立分级负责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河南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在省政府领导下,统一组织规划的实施,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引导现代物流业协调健康发展。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既体现改革创新、适度超前,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布局合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防止乱圈乱占耕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制止以发展现代物流为名从事大卖场式的房地产开发,避免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