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6年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的意见

来源: 网络 |   查看: 19919次

【颁布日期】2006-09-25

【实施日期】2006-09-25

【有效性】有效

【全文】

 

 

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06年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的意见

黄政发[2006]第21号

2006年9月25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抓好秋冬农业开发工作,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对于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抓好2006年秋冬农业开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是: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构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长效机制。

  总体要求是:秋冬农业开发要与板块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与村容村貌整治相结合,与招商引资建龙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当前农业生产相结合,统筹兼顾,抓紧抓实,整体推进。

  具体目标是:“四扩大一发展一加强”。即扩大油菜、夏粮种植面积和特色农业、劳务输出规模。规划秋播油菜面积250万亩,扩大24万亩,总产突破3亿公斤;规划夏粮种植面积120万亩,其中小麦90万亩、马铃薯20万亩、蚕豌豆10万亩,总面积扩大24万亩;新增蚕桑面积3万亩,中药材、叶面积各2万亩,改造提高与完善配套水产养殖基地17万亩,推广稻虾连作3万亩,新发展板栗基地15万亩、杨树基地20万亩;新增外输农村劳动力1.5万人,力争全年新增转移劳动力11.5万人、农民人均劳务经济增收超过200元;发展奶牛养殖新产业。与伊利集团配套,建设一批奶牛养殖小区,发展一批养殖大户,培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板块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板块基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农民增收的基础源泉。要围绕优势农产品“五带十区”总体布局和“五个五百万”配套工程建设,新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板块基地,形成特色明显、规模连片、结构优化、效益显著、农民长期受益的产业布局。重点建好“四大板块”:

  一是粮食板块。抢抓省政府“十一五”期间将我市麻城市、红安县、罗田县、团风县纳入弱筋小麦板块的机遇,重点推广“郑麦9023”、“鄂麦18”等优良品种,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种植规模。沿江县(市)要利用丘陵岗地、田间地头,大力发展马铃薯、蚕豌豆、玉米等秋杂粮生产,种满种足,增产增收。

  二是油料板块。油菜是我市的传统产业,特别是深加工技术的突破,为油菜产业的做大做强带来了新的生机。沿江县(市)和北部山区要从育苗抓起,主推“中双10号”、“华双4号”等双低高油品种,适时播栽,规模种植,稳定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采取统一供种到户、订单签约到户、连片播栽到田的办法,保证油菜籽品质。

  三是特产板块。围绕“一村一品”,突出产业兴村,因地制宜地挖掘山水资源开发潜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罗田县、英山县、麻城市要抢抓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和省里推进蚕桑板块项目建设的重大机遇,每个县(市)新发展蚕桑板块基地1万亩。继续扩大板栗、工业原料林面积。以黄州区、团风县、麻城市、浠水县为核心,重点建设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基地,蔬菜板块面积发展到50万亩。

  四是养殖板块。水产业要着力提高水产业发展质效,积极推广稻虾连作,完成年度6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10个以上无公害水产品认证目标。畜牧业要高度重视秋繁秋防工作,抓好养殖小区软硬件配套建设和达标建设,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同时,落实市委、市政府扶持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招商引资,招商引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农村大户投资投身奶牛养殖业,大力实施“黄改奶”工程,迅速启动黄州区、团风县、武穴市、蕲春县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建设。

  三、坚持改善生态与产业开发并重,创建绿色家园

  (一)围绕村容村貌整治,创建绿色家园。实施“万树村”工程,狠抓四旁绿化,选择合适的林种、树种,村均植树万株以上,户平植树5株以上,山区村、丘陵地区村、平原地区村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60%、40%和15%以上。按照山区户平2亩、丘陵地区户平1亩高效经济林的目标,发展绿色庭院经济。

  (二)围绕林业生态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狠抓秋冬整地和造林。大力开展秋冬植树造林,确保全面完成今年63万亩的造林任务。2007年计划造林40万亩。各地要在2006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整地任务,有条件的地方要边整边造。采取回头看的办法,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加强对退耕还林地的补植和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日本政府贷款造林项目、中德财政合作小农户造林项目,要按照年度作业设计要求,落实项目配套资金、造林业主和造林面积、树种。开发宜林荒山、宜林空地,继续加快大别山南麓板栗产业带建设,特别要以林纸一体化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以湿地松、杨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

  (三)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地资源管护。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加强林地资源管护,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大兴农田水利。今年秋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重点解决血吸虫病疫区、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用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等问题,确保2006年10月底前完成7.1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力争2007年3月底前再解决8.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搞好万亩以上灌区干支渠道清淤扩卡、整治维修和小型水源工程新建,力争完成渠道清淤1700公里的年度任务。继续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大配套资金落实和工程质量、进度督查力度,除险加固19座大中型病险水库,抓紧完成白潭湖、赤东湖等7座泵站的更新改造计划和继续抓好金檀、明山、白莲三大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继续抓好以长治工程、水土保持国债项目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治理面积350平方公里。与村庄整治相结合,通过“一事一议”办法,动员农民投工投劳,建设“当家塘”、“当家堰”等小型家门口工程。加强高产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以农村能源“一池三改”工程为依托,以9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血吸虫病疫区为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带动改厕、改圈、改厨,推动循环农业和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结合农田水利和林业建设,在血吸虫病疫区开展工程灭螺、兴林灭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五、推进科技到田入户,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一)探索和完善基层农技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性服务机制,放活农村科技人员,鼓励农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和科技服务,创办领办科技示范基地。

  (二)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进一步加大“三高三省”(高产、高质、高效,省工、省力、省成本)农业实用技术及新品种、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和运用,优化综合技术,量化关键技术,简化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油菜“一菜两用”、轻简化栽培、高产高效模式、稻虾连作、秸秆综合利用、动植物疫病防治等技术,将技术宣传到户,落实到田。

  (三)大力发展安全农业和标准化生产。以板块基地为重点,加大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力度,制定基地建设、生产管理的操作规程,加强投入品监管、农产品检测和质量认证,贯标生产,贯标上市,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培育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产品。

  (四)大力提升农机作业水平。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培育农机专业户和服务组织,抓好小麦机播、油菜田机耕机整等农机作业的示范推广。加快浠水县、麻城市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实施进程,扩大农机作业面和作业水平。

  六、创新开发机制,提高开发质效

  (一)明确开发建设主体。国家和地方承担的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照“五制”配套要求,明确建设管理主体,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要采用租赁、承包、拍卖等方式,引进主体,引进投资,民建、民管、民受益。经营性调整项目,在农民承包地上进行的,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依靠教育引导,不搞强迫命令;集体开发的,要明晰业主,建立“开发有主、主有其责、责有其权、权有其利”的长效机制,确保开发一片、管好一片、受益一片。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资、深化改革、重组整合、政策扶持等途径,加快培植一批在全国或全省技术领先、行业领军、品牌领衔的大集团、大龙头。加强龙头企业与板块基地的对接,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投资入股,圈山买水,自建基地,或通过“返租倒包”、“订单收购”等多种利益连接模式,龙头带村,产业富民。同时板块基地建设也要围绕龙头抓配套,搞好产业、品种、质量和规模定向,满足龙头企业的加工需要,实现龙头与农业共同发展、财政与农民同步增收。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引导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投入,大力启动民间投资,吸引多种资本、多种所有制成分、多种投融资形式进入秋冬农业开发领域,千方百计增加秋冬农业开发投入。

  七、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一)落实好粮食中、晚稻补贴政策。中、晚稻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要直接用现金补贴到户,不准截留挪用,不准抵债、抵贷、抵费。

  (二)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始终保持减负工作的高压态势,加大专项治理力度,重点查处农民反映强烈的教育、建房、乡村公路、农业用水等方面的“三乱”行为,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对涉负重点案件要公开查处结果。进一步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筹资筹劳管理,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的议事程序、范围和标准。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既要加快建设,又要防止违背农民意愿、超出农民承受能力的形式主义。落实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政策,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培植专业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八、立足抗灾生产,确保实现当年规划目标

  (一)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秋冬季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各地要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实施强制免疫,强化饲养管理和检疫监督,完善应急机制,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坚决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保障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牢固树立“抗大灾、抗多灾、抗长灾”的思想,抓好在田在园、在山在水、在栏在圈大秋作物和养殖业的后期管理,特别是晚稻稻飞虱的防治,虫口夺粮,增产增收。

  (三)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狠抓市场开拓和产销衔接,积极兴办各种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扶持运销大户,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进入流通领域。落实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打击欺行霸市行为,进一步优化流通环境,让农产品货畅其流。

  (四)抓好转移培训,发展劳务经济。着力发挥部门优势,整合社会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针对性。要积极创建劳务基地,培育地方性的劳务品牌,提高输出转移的组织性,促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要组建各类服务组织,重点解决好农民工面临的拖欠、克扣工资的问题;解决好留守子女教育、老人生活和家庭经营田地生产问题。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就近就地转移。

  九、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秋冬农业开发,既直接关系到当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关系到明年农业的开局乃至长远发展。各级政府要把秋冬农业开发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区域特色板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的重大环节,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高度重视秋冬农业开发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领导专班到位,规划布局合理,配套政策完善,责任目标明确,工作措施得力,抓早抓紧抓实,确保开发任务落实到村组、落实到主体、落实到项目、落实到田块。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转变开发思路,转变指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办好开发试点,及时解决秋冬农业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动真情,办实事,加大对秋冬开发工作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形成工作合力。今年是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之年。各地要把换届选举工作与秋冬农业开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工作目标不变,工作精力不散,工作力度不减,确保秋冬农业开发的顺利推进。

  附件:黄冈市2006年秋冬农业开发任务分解表(略)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