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唐代饮茶之风

来源: 网络 |   查看: 20324次

在唐代的饮食习俗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饮之风的盛行了。这一时期,我国的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叶消费和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颇多。”由此,唐代叶贸易的繁盛可见一斑。据陆羽《经》中所述,唐代的产区已相当广,遍及现在的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14个省。

随着叶生产规模的扩大、叶贸易的发展,饮之风也从南方扩展到原本不产的北方,并进一步传到边疆各地区。正如《封氏闻见记》中所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713-741)中……自邹(今山东滋阳)、齐(今山东临淄)、沧(今河北沧县)、棣(今山东惠民)渐至京邑,城市亦开店铺,煮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虽然我国的饮习俗起源甚早,但是唐代的饮之风远胜过前代,真正成为了一种社会风俗。这在《封氏闻见记》中也有记载:“古人亦饮耳,但不如今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

唐代饮之风的盛行,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隋唐时,佛教禅宗派兴起,佛教徒更重视坐禅,即必须专注一境,跏跌而坐,坐正背直,不委不倚。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精神不易集中,再加上吃饭易眠,故必须减食,或不吃晚饭。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不吃晚饭的补充物质。于是,叶这种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饮品,便受到广大僧徒的欢迎,成为他们最理想的饮品。《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师,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饮成了佛教徒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之事,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吃饭都重要。

由于禅宗大力提倡饮,寺院僧人饮成风,有些僧人嗜好饮竟到了“唯是求”的地步。《旧唐书·宣宗本纪》记载:“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凡履处唯是求,或遇百碗不以为厌’。”当时,还有不少僧人以擅长煮而闻名于世。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能诗文,留下多首有名的诗,他的《饮歌诮崔石使君》诗,赞誉了剡溪的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表现了对饮的嗜好以及“禅一味”的道精神。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被人们尊为圣的唐人陆羽,虽不是僧人,但也出身于寺院。3岁时,他被湖北天门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陆羽专为他煮,久而久之便练就了一手高超的采制和煮饮叶的手艺。成年后,他又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制、品,结识善烹叶的高僧,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终于著成了《经》一书。《经》系统论述了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具等问题,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叶专著,对唐代及后世的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饮圣书”。

我国的文化,讲究品,重意境,把饮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通过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使饮者的各个感官被充分调动,并得到精神上的陶冶。这一点在唐代表现得尤为突出。唐代卢仝作过一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逼真地描述了饮7碗的不同感受。每饮一碗,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说明当时的人们品的细致,以及从中得到的非凡乐趣。这种品的乐趣,还可以从唐代其它诗作中得到印证。如颜真卿《月夜啜联句》:“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释皎然《饮歌送郑容》:“丹丘羽人轻玉食,采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莫知,骨化云宫人不识。”诗人们各自的感受、创作的角度虽不同,但对品的兴趣,对文化的热爱却完全一致。

由于饮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人们自然也就非常讲究高雅清幽的饮环境。唐代顾况在《赋》中认为“杏树桃花之深洞,竹林草堂之古寺”是饮的理想环境。鲍君徽与友人一起饮,周围也是一派清雅宜人的美景:“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映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唐人不仅对饮环境有要求,还讲究轻松欢快的饮气氛,通常饮的同时还赏花、吟诗、听琴……释皎然有诗云:“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唐代佚名的《宫乐图》亦描绘了宫廷妇女一边品,一边欣赏音乐的场景。

由于唐人对饮的热衷,唐代还出现了“宴”,即以点招待亲朋好友的社会性聚会。据《事拾遗》记载:“钱起,字仲文,与赵莒为共宴,又尝过长孙宅与朗上人作会。”这里提到的钱起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写过很多关于宴的诗文,其中一首《与赵莒宴》:“竹不忘言对紫,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便描述了好友间以助兴的雅集式的宴。当时还有一种以品尝和审定贡为目的的宴。唐时湖州紫笋与常州阳羡都是贡,每到早春适季节,两州太守便要在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宴,与一些社会名流共同品尝并审定贡。有一年两州太守邀请白居易赴此宴,白居易因病未能成行,于是写下了《夜闻贾常州崔湖州山境会想羡欢宴诗》,诗云:“遥闻境会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诗文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宴的盛况,同时也抒发了不能到会的惋惜之情。

业的空前发展,使得唐代出现了很多名。当时最著名的产区,一是集中在山川秀丽的巴山蜀水间,二是太湖周围的著名风景区。蜀中盛产叶,不少叶以其优异的品质成为贡,其中蒙顶还被列为唐代贡之首。太湖周围的湖州、常州等州郡亦多产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紫笋和阳羡,深受唐朝皇帝和权贵官戚的喜爱。

唐人不仅对叶有讲究,连对煮用的水都认真研究,并形成了好水配佳茗的风气。可见唐代饮的普及和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