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 》

来源: 网络 |   查看: 20843次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业生产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入世后我国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传统的出口产品。近二十年来,随着业流通体制的改革、业经济结构和类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叶出口经营权的不断扩大,我国业经济呈现出大幅增长。2000年,我国园面积108,9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园总面积的42.5%;叶产量68.2 万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叶总产量的23.2%;叶出口量22.78万吨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叶总出口量的17.2%。新世纪伊始,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业发展而言,这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重大挑战。因此,如何根据我国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应变对策,变压力为动力,全面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新世纪我国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国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1、发展优势(1)资源优势。我国是树原产地,区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生态资源和树种质资源丰富,是树遗传变异的巨大宝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产省(区)收集入圃保存的各类树种质资源已达2800 多份。(2)产品优势。我国叶生产历史悠久,类齐全,除具有绿、红、青(乌龙)、白、黄、黑等六大类,名优绿更是琳琅满目。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乌龙生产和出口国,国际绿市场也以中国绿为主。因此,在国际叶市场上,我国绿、乌龙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3)人才与技术优势。全国现有叶研究所15所,有10所高等农业院校中设有学专业,每年可为国家培养数量众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几十年来,我国叶科技工作者在树良种选育、树栽培、 叶加工、叶机械、叶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科研及开发 成果。这一切都为我国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与科技基础。2、存在的问题(1)园单产低,良种化比例低。目前,我国叶平均单产50公斤/亩, 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67.3%,与肯尼亚(152.3公斤/亩)、印度(100公 斤/亩)、日本(115公斤/亩)相比,差距更大。除自然条件、采摘周期、 类结构等限制因素外,造成我国叶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园整体素质 不高,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仅占17%,明显低于主要产国肯尼亚(100%)、 日本(88.2%)、斯里兰卡(32%)和印度(30%)。(2)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我国叶生产主要是农产分散经营,生产 规模小,农民组织化、市场化和社会服务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目 前,我国从事叶生产的农户约有2000万户,平均每户经营规模不足1亩。 全国有各类叶加工厂4万余家,大部分厂设备简陋,卫生状况较差。 相比之下,世界主要产国的叶生产集约化程度较高,如世界第一产 大国印度,其国内60个大园主拥有园的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 %。(3)科技贡献率低。建国以来,我国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叶生产缺乏科技创新的利益驱动,全靠政府 的权力推动和资金投入,致使科技创新主体的科研院所有许多科技成果未 能实现产业化,而企业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目前,科技对我国叶 生产力的贡献率不到21%¨许多叶商品仍处于传统产品、传统工艺状态。 在叶新产品开发、叶功能性研究等领域的科技水平明显落后于先进产 国。(4)出口卖价低。国际叶市场供大于求,叶价格总体上长期处于低迷状态。20世纪末,国际市场价仅为60年代的60%左右。由于我国 出口叶多为初级散装,包装比例小,增值水平不高,出口叶卖价 较低。2000年,我国出口绿平均卖价1.24—2.17美元/公斤,出口红 1.1—1.2美元/公斤,而斯里兰卡、肯尼亚出口红平均卖价分别为2.3 美元/公斤和2.4美元/公斤。综合比较,我国出口叶卖价分别比肯尼亚、 斯里兰卡低35%和40%。二、入世后我国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发展机遇(1)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促进叶出口。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拥有 叶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仅有4家,目前已达70多家。入世后,现行外贸审批制度将被登记制取代,这将会大大激活我国叶的出口贸易。另一方面, 根据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和互惠原则,各国进口关税也将随之下降。目前发达国家进口叶一般实行0~3.8%关税(散装实行0%关税,小包装 3.8%),发展中国家关税差异较大,从20%到560%不等。WTO规定发达国 家平均关税为3.8%,发展中国家14%,中国入世后将在144个成员中享有最惠国待遇,关税将大幅度降低,这有利于我国叶出口。(2)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尽管我国区分布广、类多,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实力弱,叶工业化水平较低,尤其是厂的机械设备和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应充分利用入世后的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变落后的叶生产方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切实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水平。(3)有利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的重组。长期以来,中国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统一明确的产业政策,叶经营管理体制 条块分割,产供销脱节,严重阻碍了中国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入WTO 后,国家将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制定更合适的产业政策,加大对叶 生产、加工、出口和科研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政 策支持。通过市场经济手段,促进叶产业重组,培育龙头企业,优化资 源配置,加速叶产业化经营,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2、面临的挑战(1)非关税壁垒的压力。根据WTO无歧视待遇原则,商品的关税壁垒将逐步消除。但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将会以“合法”形式继续存在,并对我国叶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近年来,欧盟对叶中的农药残留标准 有了大范围的扩大和标准的严格化。如1988年欧盟对叶中的农药检查种 类仅为6项,目前已扩大到134种之多。在MRL标准上,比过去的标准要 求提高了10~100倍。显然,这是欧盟针对中国叶出口构筑的“绿色壁 垒”。这种突然的改变对我国叶出口带来巨大的压力,因而出现了大量出 口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过去两年中欧盟对中国的进口减幅已超过 30%。(2)贸易竞争更加激烈。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的规定,WTO 成员国在进口关税上将有大幅度的下降,这将有利于外国的叶进入中国 市场与华竞争,尤其是越南、印尼生产的绿价格低廉,在低档次的绿 产品上具备与我国绿竞争的实力。同时红的进口量将会大幅增加, 这将进一步增大对国内红碎生产的压力。(3)国外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英国的立顿红早就进入我国市场, 目前已作为一个知名品牌为我国消费者所认识。而联合利华收购“京华” 叶品牌、日本三得利公司乌龙水在国内销售和可口可乐公司推出“天 与地”水等商业事件,更表明了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对我国 叶国内市场也将构成竞争压力。加入WTO后,更多国外叶跨国公司将 会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力和资源,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营销和管 理经验,全面进入我国叶生产流通领域,与国内叶企业进行直接的竞 争。三、应对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依据国内外叶市场的消费需求,调整和优化类结构、产品结构和 品质结构。充分发挥我国类丰富,绿、乌龙类的品质和价格优 势,适当提高绿、乌龙的比重,积极开拓国内外绿和乌龙市场。要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叶消费习惯,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改进叶包装,实现包装增值。加大叶综合利用研究开发力度,通过精深加工, 实现叶的增值。大力发展名优和无公害叶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绿 色”和有机生产,提高叶的整体质量。同时要抓住入世和国际叶 消费增长的机遇,巩固传统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叶市场,搞好对外宣传, 积极开拓新的叶出口市场,特别是增加对一些过去关税较高的发展中国 家的出口数量。2、发展“绿色”叶生产,提高叶质量安全水平按照叶进口国的叶质量安全指标,抓紧制定和修订叶质量标准, 特别是无公害叶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在自然环境优越地区,建立 无公害叶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行无 公害叶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叶初制、精制加工厂的技术改造步伐,改 善加工条件和环境状况,完善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避免有害生物和重金 属对叶的污染。严格按无公害叶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加工,推进产业 化经营,创立品牌,扩大“绿色”和有机出口。 3、提高农组织化程度,推进叶产业化经营国家应鼓励和扶持叶专业协会、农经济合作社发展,把分散的个 体农组织为农工贸一体化的联合组织,提高农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 支持叶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叶产业化发展。培植机制活、竞争力 强的叶工贸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对现有企业进行 资产重组,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创立品牌和名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4、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叶科技含量加快叶科研体制改革步伐,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活力,通过科研院 所与企业联合,实行产业化开发,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选育优 质树良种,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技术,提高园的整体素质。逐步 实现园机械化耕作和机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叶生产成本。推广 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降低叶农药残留。加大叶新产品的 研究开发力度,重点发展饮料、香味、速溶、高Y一氨基丁酸和有机生产,积极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加快叶综合利用开发步伐,提高 叶综合生产效益。5、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叶已进入晶牌竞争时代。市场 竞争实质上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的竞争,这种竞争又往往是通过晶 牌竞争来实现。要实现叶品牌战略,其前提是企业要有规模、实力, 叶要高质量、信誉好。我国每年出口叶多以散装为主,知名晶牌不多, 实力不强。因此,叶企业要增强晶牌意识,转变陈旧落后的观念,把握 住市场竞争的客观规律,创造名牌,用名牌参与市场竞争,占领市场,扩大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