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中国人的茶道

来源: 网络 |   查看: 19497次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也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但是在饮、嗜方面却有共同的爱好,无论的饮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珍爱的。

如今,夷发展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从宫廷传到民间后形成了喝早、午后的时尚习俗,博学的勃莱迪牧师称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法国人眼里,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不仅被视为是“万病之药”,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长期的饮实践中,使饮脱离了日常物质生活需要的范围,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道。

在我国,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中国人为什么爱,因为,喝有益,喝有礼,喝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道是核心。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品饮之道,即备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 《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经》共十章。除四章是讲的性状起源,制工具,造方法和产区分布外,其余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讲煮技艺、要领与规范的。“四之器”详细描述了道所需的24种器皿,包括规格、质地、结构、造型、纹饰、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讲烤要领,选用燃料,鉴别水质,怎样掌握火候和培育的精华技巧;“六之饮”详细规定了饮应该注意的9个问题,还提出品名贵之每次不要超过三盏以及三人饮、五人饮和七人饮各应如何进行;“七之事”例举历史上饮典故与名人逸事;“九之略”讲述在野外松间石上、清泉流水处和登山时在山洞里等不同场所进行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图”要求把《经》所写的事活动绘成图,挂在席一角,使参加者能在场看明白。对于道的思想内涵,《经》写道:“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作者这里提出了“精行俭德”作为道思想内涵。也就是说,通过饮活动,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的行为〖和俭朴、高尚道德的人。

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歌诮崔石使君》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诗中两次提到了道一词。此后,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饮”一章又写道:“有常伯熊者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道大行”。从上述文献可知:是《经》确立了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道精神;而释皎然和封演赋予了“道”名称。

经》问世之后,相继出现了多种文化专著,形成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唐代苏?0的《十六汤品》专门评论汤优劣;唐代张又新的《煎水记》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大明水记》《浮槎山水记》(槎音)则是评论煎用水优劣的专著;宋蔡襄的《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论》记述了宋代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从《大观论》中可以看出,宋代不再用釜煎,而是将碾磨好的叶粉末直接放在碗内,把煮沸适度的水先灌进汤瓶,然后冲入碗,再用一种状如小炊帚的竹制“筅”搅拌均匀,称为“点”。《大观论》对点技法做了精辟而详尽的描述。值得一提的是:赵佶还把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深刻的道专著同明清时代的文献一起,构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华文化宝库。

古代众多的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饮技艺上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为反映的大自然美,反映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国道要求:(一)具必须清洗洁净;(二)主张用轻清之水煎,有条件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三)讲求水沸适度。刘禹锡在一首煎诗中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便煎好了。苏东坡则更加形象地写道:“蟹眼已过鱼眼生,嗖嗖欲作松风鸣”(蟹眼形容水沸时的小气泡,鱼眼指随后出现的大些的气泡);(四)要求使用名贵优质具,并规定首先要将碗烫热或烤热,以便于汤香气充分升扬。

为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北京叶学会和北京叶总公司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组建了供内部进行文化交流的《北京道馆》,以“俭、和、敬、美”为本馆精神。“俭”俭朴,返朴归真,提倡清一杯;“和”和平,祥和安定,和睦相处;“敬”尊敬,互敬互爱;“美”美好,提倡真善美。使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寓于道活动之中。

2.中国道的基本精神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道。

第一节 什么是

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可行道,以可雅志。”尽管“道”这个次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道呢?

一、日本对道的解释

日本人把道是位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近几百年来,在日本致力于道研究的人层出不穷,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给道下定义。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道的美学》一书中,将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道文化是以吃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之路。

面对博大精深的道文化,如何给道下定义,可难为了日本学者。 二、我国学者对道的解释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吴觉农先生认为:道是“把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道是一种通过饮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道包含艺、德、礼、理、情、学说、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道就是通过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道的理解为:“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其实,给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道下一个定义,把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人的心中对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