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文化网茶友互动茶友论坛茶叶问答茶叶知识茶叶图片 茶网大全茶艺知识红茶知识茶叶网店
雅 茗 居茶 家 寨紫砂知识收藏鉴赏 普洱知识茶道知识白茶知识图文摄影黑茶知识茶道摄影
茶友之家茶叶相册岩茶知识中国茶道花茶知识中国茶叶茶叶资讯中国茶网绿茶知识茶叶信息

茶园水分管理

来源: 网络 |   查看: 20235次

一、园保水

1.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 为能动地做好园保蓄水工作,必须明了园土壤水分散失的途径(或方式),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流失现象,提高树对水分的经济利用系数。 园水分散失的方式主要有地面径流、地面蒸发、地下水潜移(包括渗漏和转移)、树及其他植物的蒸腾等。除树本身的蒸腾在一定程度上为树生长发育过程的正常代谢所必需外,其他散失都属无效损耗,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到最低程度。即使树本身的蒸腾也有一个如何提高有效性,即降低蒸腾系数的问题。

(1)地面径流 园地面径流主要是暴雨形成的,当降水强度大于土壤渗透速率时就会发生地表径流,所以它和土壤质地、含水量、降水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关。土层浅薄的坡地园尤易产生径流损失。新辟园的头1-2年由于地面覆盖度小,水土流失更为严重。不少坡地园土层浅薄,肥力低下,与地面径流所导致的流失现象很有关系。

(2)地下水移动 地下水移动即是土壤饱和水在重力作用下在土壤中通过孔隙,由上层移向下层,然后再沿不透水底层之上由高处向低处潜移。它属一种渗透性流失,故远不及地面径流运动的速度大。但在上层土层较疏松时,这种形式的流失是不可忽视的。在新建梯式园,这种水往往给梯壁施以压力,有时强大到足以胀垮梯级。不同土壤由于孔隙大小不同,渗漏系数不一样,地下水移动损失的速率也不一样,黏土中移动速率最小,沙土最大,壤土居中。适度的渗漏作用有利于降水和灌溉水下渗,从而使得水分和养分在整个活土层内分布均匀,以供各层根系的吸收利用。但过强的渗漏作用,除加大水分损失外,还会带走许许多多溶解于土壤水中的养分。坡地园,尤其是下层含砂石较多园土壤,这种渗漏损失是相当严重的。

(3)地面蒸发 园土壤表面空气层湿度往往处于不饱和状态,尤其是裸露度大,受风和日光的作用,空气湿度不饱和状态更会加剧,从而使土壤表层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进入空气中。

(4)蒸腾作用 树和生活在园的间作物及各种杂草会通过它们的蒸腾作用,从土壤中带走相当数量的水,当地面完全为植被覆盖时地面直接蒸发的水量很少,而主要让位于植物的蒸腾。在水分供应充足时,这种蒸腾最大可达自由水面蒸发的85%。但不同天气条件下,这种耗水的量是很不一样的。

2.保水措施 园保水工作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扩大园土壤蓄纳雨水能力;二是尽可能降低土壤水分的散失。

(1)扩大土壤蓄水能力

①土类选择 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保蓄水能力,或者说有效水含量不一样,黏土和壤土的有效水范围大,砂土最小。建园应选择相宜的土类,并注意有效土层的厚度和坡度等,方为今后的园保水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

②深耕改土 显而易见,凡能加深有效土层厚度和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如深耕、加客土、增施有机肥等),均能显著提高园的保蓄水能力。

③健全保蓄水设施 坡地园上方和园内加设截水横沟,并做成竹节沟形式,能有效地拦截地面径流,雨水蓄积于沟内,再徐徐渗入土壤中,也是有效的园蓄水方式。新建园采取水平梯田式,且能显著扩大园蓄水能力。另外,山坡坡段较长时适当加设蓄水池,对扩大园蓄水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2)控制土壤水的散失

①地面覆盖 减少园土壤水分散失的办法很多,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地面覆盖,最常用的方法是铺草。此系我国许多区的一项传统的栽培经验,其保水效果十分显著。

②合理布置种植行 树种植的形式和密度对园内承受降雨的流失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是丛式大于条列式,单条植大于双条或多条植,稀植大于密植;顺坡种植条行大于横坡种植的行;尤其是幼龄园和行距过宽、地面裸露度大的成龄园的流失严重。

③合理间作 虽然园间作物本身要消耗一部分土壤水,但相对于裸露地面,仍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坡度越大作用越显著。

④耕锄保水及时中耕除草,不仅可免除杂草对水分的消耗,而且可有效地减少土壤水的直接蒸散,这主要是由于中耕阻止了毛管水上行运输,俗话说,“锄头底下三分水”就是这个道理。但中耕必须合理,例如不宜在旱象严重、土壤水分很少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往往因锄挖时带动根系而影响吸水,加重植株缺水现象,这在幼龄园尤需注意。最好掌握在雨后土壤湿润、且表土宜耕的情况下进行。

⑤造林保水 在园附近、尤其是坡地园的上方适当营造行道树、水土保持林,或园内栽遮荫树,不仅能涵养水源,而且能有效地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和减少日光直射时间,从而减弱地面蒸发。

⑥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 适当修剪一部分枝叶以减少树蒸腾水。通过定型和整形修剪迅速扩大树本身对地面的覆盖度,不仅能减少杂草和地面蒸散耗水,而且能有效地阻止地面径流。施用农家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园土壤结构性,从而提高土壤的保蓄水能力。

⑦抗蒸腾剂 国内外已有在树上施用化学物质以减少蒸腾失水的尝试。抗蒸腾剂以其作用方式分为“薄膜型”和“气孔型”两类。前者是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膜状覆盖物,以阻止水蒸汽透过,若能同时允许CO2与O2透过,则更理想。OED绿,即氯乙烯二十二醇,是在叶上反映较好的一种薄膜型抗蒸腾剂。后者是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紧张度及细胞膜的渗透性或生化反应,使气孔孔隙变小。醋酸苯汞(PMA)是最有效的气孔型抗蒸腾剂之一。国内有人试验用水杨酸(APC)、醋酸(HAC)、去草净等都能显著促进气孔关闭。但抗蒸腾剂当前仍处试验或试用阶段,有的尚有降低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副作用。作为园保水措施之一,抗蒸腾剂的应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二、园灌溉 实践证明,对于树不仅是“有收无收”在于水,而且在旱季节的“多收少收”也受制于水。如何根据树需水量和年土壤有效水量的情况,恰到好处地供给树水分,是园灌溉所要讨论的问题。

1.灌溉的效果 灌溉是叶大幅度增产的一项积极措施。灌溉能增产、提高品质,其原由是因为改善了土壤条件和园小气候的作用。灌溉的增产和提高品质作用亦因改善生态条件后,生理变化趋向利于物质的积累有关。

2.灌溉水源 设置园灌溉系统,首先必须解决水源问题。山地园应尽可能修建或利用原有山塘、水库,低丘与平地园则应利用附近流经的溪河、渠道或大塘作水源。河渠离园较远时可加设引水渠至园附近适当位置,但应注意引水渠尽可能从原有河渠的上游分水,以扩大自流灌溉面积或降低机械提水扬程。新建山塘、水库亦宜在具有较大积雨面积的基础上选择自然地势较高的山谷。无河渠经过的低丘、平地园可以打井汲水,在灌入园前,在高温季节直有一个预热过程(如先汲入蓄水池)。 园灌溉用水应是含钙量少,呈微酸性,故在使用石灰岩地区的自然流水时应谨慎做好水质检验工作。

3.灌溉适期灌溉适时是充分发挥灌溉效果的第一个技术环节。所谓适时,就是要在树尚未出现因缺水而受害的症状之时,即土壤水仅减少至适宜范围的下限附近,但不低于下限之时,就补充水分。

4.灌溉方式的选取与设置 园灌溉的方式有四种,即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或地中灌)。第一、二种方式早已得到应用,第三种方式运用较迟,第四种方式还在试用阶段。

(1)浇灌 浇灌是一种最原始的劳动强度最大的给水方式。故不宜大面积采用,仅在未修建其他灌溉设施,临时抗旱时局部应用,但相对地具有水土流失小,节约用水等作用。

(2)流灌 园流灌是靠沟、渠、塘(水库)或抽水机埠等组成的流灌系统进行的。园流灌能做到一次彻底解除土壤干旱,可说灌一次算一次。但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低,灌溉均匀度差,易导致水土流失,且庞大的渠系占地面积大,影响耕地利用率。园流灌对地形因子要求严格,一般只适于平地园和水平梯式园以及某些坡度均匀的缓坡条植园。另外给水周期长,不能经常维持土壤水分于最适水平。

(3)喷灌 喷灌相对于地面流灌有许多优点,归纳有以下6点:

①提高产量和品质

②节约用水 通过喷灌强度等的控制可有效地避免土壤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损失,且灌水较均匀,一般达80%-90%,从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高,一般达60%-85%,较之地面流灌可省水30%-50%。

③节约劳力 小型移动机组可以提高工效20-30倍,固定式喷灌系统工效则更高。

④少占耕地 喷灌可以大大减少沟渠耗地。因其输水主要取管道(暗)式,很少用明渠输水。

⑤保持水土 喷灌可以根据土壤质地如黏性的轻重和透水性大小,相应地调整水滴的大小和喷灌强度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和地面冲刷而引起的流失现象。

⑥扩大灌溉面积 喷灌较之地面流灌,对地形要求不严格,适应范围更广,加之它有节约用水的特点,能有效地扩大灌溉面积。喷灌也带有某些局限性。如风力在3-4级以上时水滴被吹走,灌水均匀度大大降低;一次灌水强度较大时往往存在表面湿润较多,深层湿润不足,乃至出现局部径流现象,这时宜采用“低强度喷灌”(即慢喷灌),另外,固定喷灌投资较高,一般需2-3年收回投资。移动式喷灌则费用较低,一般当年可收回投资。

(4)滴灌 近20余年来,国内外园中已有应用滴灌(或渗灌)技术的,它是将水在一定的水头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管道系统,进入理于行间土壤中(或置于地表)的毛管最后一级输水管,再经毛管上的吐水孔(或滴头)缓缓渗(或滴)入根际土壤,以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这种灌溉方式,能相对稳定土壤含水量于最适范围,经济用水,不破坏土壤结构和方便田间管理等特点,还可配合均匀施肥和药杀地下害虫。决定采用何种灌溉方式,必须是因地制宜,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对于园来说,喷灌最理想。地势较平缓的园修建地中渗(或滴)灌系统,亦有其独到的优点。在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或梯式园建设完善的流灌系统,也是加速园水利化的需要。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考虑两种或三种给水方式相配合,以便创造更有利于树生育和叶产量与品质形成的水分等生态因子。灌溉方式确定后,就应配置相应的水利系统、水建工程和机具设备等,但各类灌溉系统的设置与规划涉及不少工程建设的具体技术问题,可参阅园机械、测量学。在此,仅从栽培学的角度提出几点要求,供设置灌溉系统时参考。

①水质良好,水源不受污染;

②充分利用水源水势,既扩大灌溉面积又节省能源;

③工程、设施及一应机具合理配套,确保供水及时;

④与排、蓄水设施相配合。既充分发挥各项工程设施的效益,做到一物多用;又减少占地,降低造价;

⑤与道路、林带等有机结合,方便交通运输和园管理。

三、园排水大多数园建在山坡或低山台地上,通常不存在土壤积水,湿度过大的问题,故对这些园只是一个如何及时排除过量降水,防止水土流失的问题。一般来说只需建园时设置好截洪沟、泻洪沟、园内横水沟和蓄水池等即可。但也有一些园存在较长时间积水或土壤含水过多,致使树遭受湿害。土地不平整的园最易于低处发生对树的湿害。特别是当地洼处土层浅、透水性差时,高处的地表径流和地下重力水多集中于这里,抬高地下水位,甚至有时水位高出地面。生长在这样的地方的树在雨季和雨后的一段时间内生长势差,萌芽迟,只是在少雨季节开始之后才相对好转。表土层下有不透水层的园,如红壤地区由于长期的氧化还原作用和淋溶作用,园土壤下层多早已形成铁锰结核的硬盘层,还有的土壤下是母岩,它们具有难透水性或不透水性。雨季土壤中重力水便在这种不透水层的凹地淤积起来,造成湿害。

山间稻田改建园易发生此类湿害。坡脚园,一般说来,山坡下段土层肥厚,宜生长;但有时也有坡下段的树长势反较上段树差,这种情况往往与湿害有关。这是因为雨水过多时,土壤中的大量重力水(又称饱和水)便沿山坡土层下板岩的自然坡面由上而下移动,至坡脚由于坡度减缓,水移速度大为降低,如果这儿的土壤透水性又差,水流前进方向受到某种阻力(如坚硬路基或水田水位测压),这时土壤中便常停滞过量的水,从而危害树。坝下或塘基下的园,由于修建时夯实不够或其他原因而导致塘坝中水渗入园土壤中,抬高地下水位,这样更会引起常年性湿害。两山之间和谷地中央往往有地下暗流经过(或过多的重力水潜移),如某处岩层阻隔,水位便迅速上升,在这样的地方植亦易发生湿害。

除上述有关因素外,土壤本身的结构特点所制约的透水性、通气性等也影响着湿害的程度。一般说来,透水性愈差的土壤,树愈易受到湿害。虽然砂性较强的土壤或含石砾较多之地湿害不易发生;但在较长时间渍水的条件下,由于砂土中空气易于排除,其含量迅速减少,树根处于窒息状态,湿害症状反而来得最早,受害大。凡易发生湿害的园要因地制宜地做好排湿工作。排湿的根本方法是开深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园排水还必须与大范围的水土保持工作相结合。被排出园的水还应尽可能收集引入塘、坝、库中,以备旱时再利用或供其他农田灌溉以及养殖业用。

上一篇 下一篇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